
作者:郭艳民
页数:202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50436116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简介
《当代中美主流电视剧比较》: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博士文库
作者简介
郭艳民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7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获文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得中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电视剧历史与理论方向文学博士学位。
2004年曾赴美拍摄电视片。2006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迈阿密大学和纽约城市大学布鲁克林学院交流、学习。
主要作品有大型专题片《让生命永存》、人物传记片《吴冠中》、《黄文》、《蔡国强》等。
主要著作有《摄影构图》、《电视新闻摄影理论及应用》、《新闻摄影》等。
相关资料
插图: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当今美国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是真实电视节目、剧情剧和体育节目。尽管美国剧情剧的收视率在单次播出的电视节目的绝对收视率上,不如真实电视节目和体育节目,但是,在常规播出和“择时收看”的电视节目方面,却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相对来讲,电视剧的另外两大种类(情景喜剧和肥皂剧)的收视率就相差甚远了,剧情剧无疑是当今美国电视剧的主流种类。CBS公司主席兼总裁莱斯利·姆恩伍兹(LeslieMoonves)也认为2006年演季是剧情剧的黄金时代。三、收视质量高的电视剧衡量电视剧是否主流,还应该参照另一个重要标准——收视质量。所谓收视质量是指收视效果,主要体现在收视电视剧对观众思想及行为的影响程度。与前两个衡量标准相比,收视质量具有更多的主观性,不同的人群在衡量电视剧的收视质量时会有不同的标准,投资方、制片人、广告商会更多地根据“商业”标准,学者、艺术家会更多的依据“艺术”标准,而社会学者、社会管理者则会更多地从“公众利益”角度考量。中国电视剧强调其“引导、教化观众”的审美功能,同时兼顾“娱乐大众”的功能,追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并重,而在两者之中,社会效益始终是被放在第一位的。因此,在中国,衡量电视剧收视质量的依据主要是“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收视率处在相对次要的地位,收视率和收视质量也就经常出现不对等的情况。某些电视剧尽管收视率高,但是,仅仅使观众获得了视听感官的强烈刺激和快感,并未获得真正的思想启迪和艺术美感,其收视质量并不高,而有些电视剧尽管收视率低,但却能使观众得到宝贵的思想启迪和灵魂洗礼,由快感而升华为美感,这样的电视剧其收视质量是高的。正如 仲呈祥先生所指出的:“科学认识收视率与收视质量之间的辩证关系,需要从哲学层面弄清接受美学范畴里受众视听感官生理上的快感与精神上的美感的内在联系。艺术是人类审美地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其要旨在坚守人类神圣的精神家园。电视艺术节目必须通过观众的视听感官引发快感,才能进而达于心灵,令观众获得认识启迪和审美享受,这便是由快感而升华为美感的鉴赏过程。绕过快感,不是审美途径,势必沦为公式化概念化说教式,绝非艺术;但止于快感,尤其是过度强化和片面追求视听感官的生理刺激,那就毁了艺术。快感,往往更直接地影响和制约着收视率。快感是审美的途径,美感才是审美
本书特色
《当代中美主流电视剧比较》: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博士文库
目录
序二
绪论
第一章 当代中美主流电视剧的界定及其特点
第一节 关于“当代”的界定
第二节 关于“主流”的界定
第三节 当代中美主流电视剧的本质特征
第四节 当代中美主流电视剧的主要形式
第二章 当代中美主流电视剧的创作环境
第一节 社会管理方式
第二节 运作机制
第三节 播出体制
第四节 评价标准
第三章 中美电视剧的文化源流
第一节 中国电视剧缘起
第二节 美国电视剧的嬗变
第四章 中美电视剧的文化内核-
第一节 中美电视剧中的价值观差异
第二节 中美电视剧中存在的文化问题
第五章 当代中美主流电视剧创作的美学原则
第一节 中国电视剧创作的现实主义美学原则
第二节 美国电视剧创作的商业美学原则
第六章 当代中美主流电视剧类型比较
第一节 当代中美主流电视剧相同类型
第二节 当代中美主流电视剧不同类型
第七章 当代中美主流电视剧创作方法比较
第一节 制片体制
第二节 编剧策略
第三节 制作方式
第八章 中国电视剧对美国电视剧创作的仿鉴
第一节 中国电视剧创作仿鉴美国电视剧的几点思路
第二节 美国当代主流电视剧中值得借鉴的创作方法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当代中美主流电视剧比较》内容简介:中国正在快速走向世界,在广泛接受国外文化影响的同时,坚守优良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扩大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已经成为国人的共同期望和现实任务。中国的文艺创作应该越来越具有国际化、世界性视野,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当代中美主流电视剧比较》的写作目的不只是对已有的中关电视剧创作做全面的总结,也不是只为了繁荣国内的电视剧创作,而是着眼于中国电视剧发展的未来,希望能够借鉴美国电视剧的一些成功经验,更好地促进中国电视剧走向国际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