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田全金
页数:314 页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30906991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相关资料
1937年抗战爆发后,大批文化人和出版机构纷纷迁入内地,原来的翻译中心上海沦为孤岛,留下来的译者大多处境困难,迁入内地的翻译家们更是漂泊无定,历尽艰辛。在这种情况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译介暂时被冷落了。然而,也正是由于大批文化人和文化机构的内迁,使原本偏僻的桂林、重庆等地成了新的文化中心,陀思妥耶夫斯基由沿海大都市来到大后方。20世纪40年代,陀氏主要作品都有了汉译本,而翻译的质量也更上新台阶。20世纪30年代的译家,如韦丛芜、高滔、汪炳琨、李霁野等人,都是自英文转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而20世纪40年代则出现了直接自俄文翻译的陀氏作品,从而使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译介中“译胡为秦”的局面有了初步改观,为翻译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保证。1940年8月,耿济之直接译自俄文的《兄弟们》(即《卡拉马佐夫兄弟》)上卷由上海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出版。1943年桂林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出版了《兄弟们》第一部。1947年8-10月,耿济之译的《卡拉马助夫兄弟们》(第1~4部)分四册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这是周起应翻译的该书片段《大宗教裁判官》发表16年之后,《卡拉马佐夫兄弟》这部巨著首次有了全译本。该书有威廉·夏泼的插图,第一部卷首有赵家璧的“出版者言”,郑振铎的序、“译者的话”(译者前记),以及作者和译者的肖像。1941年《现代文艺》第2卷第5期发表了许天虹译的《圣诞树和婚礼》。1942年《文学译报》第1卷第2期发表了苏桥译的《偷儿》(即《诚实的小偷》)。
后记
本书是以我的博士论文为基础修改而成的,原文完成于2003年4月,同年5月在复旦大学中文系通过答辩。此后断断续续有所增删。而六年之后始将它修改成书,天性儒愚懒散的我更深感自己的成长离不开亲人的关爱和许多良师益友的支持、鼓励、帮助。总感到跟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初识,了解不深,不敢妄言,尽管我们开始接触的时候,是在很久很久以前
本书特色
《言与思的越界:陀思妥耶夫斯基比较研究》是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节选
《言与思的越界:陀思妥耶夫斯基比较研究》从比较文学的角度阐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上篇为译介学研究,勾勒陀氏创作汉译的历史,对译介情况进行文化分析,并对中国陀氏研究的历史作批判性考察。中篇为主题学研究,辨析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中国作家在处理性、家庭、知识分子问题时思想和方法的异同,旨在深入把握陀氏创作与中国文学的关系。下篇为跨学科研究,探讨陀氏创作中涉及的和谐与苦难、信仰与理性、沉沦与救赎等宗教哲学问题,并力图从中国文化的视角予以观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