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白话资治通鉴

封面

作者:(北宋)司马光 等著,《线装经典》编委会 编

页数:383

出版社:云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54154124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等历时19年编辑完成。书成后,宋神宗赐名为《资治通鉴》,意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其成就可见一斑。
《资治通鉴》全文共294卷,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间1362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开创了编年体通史的先河,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记录史事,大大扩展了纪传体史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容量。其所记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重要的历史人物。全书文字简明扼要,生动流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家之绝笔”。

相关资料

三国分晋【原文】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403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臣光日: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敢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纪纲哉!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故日: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文王序《易》,以乾、坤为首。孔子系之日:“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言君臣之位犹天地之不可易也。《春秋》抑诸侯,尊王室,王人虽微,序于诸侯之上,以是见圣人于君臣之际,未尝不倦倦也。非有桀、纣之暴,汤、武之仁,人归之,天命之,君臣之分当守节伏死而已矣。是故以微子而代纣,则成汤配天矣;以季札而君吴,则太伯血食矣。然二子宁亡国而不为者,诚以礼之大节不可乱也。故日:礼莫大于分也。【译文】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姬午正式分封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国君。臣司马光说:我知道天子职责中最重要的是维护礼教,礼教中最重要的是区分地位,地位中最重要的是匡正名分。何为礼教?就是法纪。何为地位?就是君臣有别。何为名分?就是公、侯、卿、大夫等官爵。四海之广,亿民之众,都受制于天子一人。尽管是才能超群、智慧绝伦的人,也不敢不在天子足下为他奔走服务,这难道不是以礼作为礼纪朝纲的作用吗!所以,天子统率三公,三公督率诸侯国君,诸侯国君节制卿、大夫官员,卿、大夫官员又统治士人百姓。权贵支配贱民,贱民服从权贵。上层指挥下层,就好像人的心腹控制四肢行动,树根和树干支配枝叶;下层服侍上层,就好像人的四肢卫护心腹,枝叶遮护树根和树干。这样才能上下层互相保护,从而使国家长治久安。所以说:天子的职责没有比维护礼制更重要的了。周文王演绎《易经》,以乾、坤为首。孔子解释说:“天尊贵,地卑微,阴阳于是确定。由低至高排列有序,贵贱也就各得其位。”这是说君臣间的关系就像天地一样不能互换。《春秋》一书贬低诸侯,尊崇周王室,尽管王室权力微弱,在书中排序仍在诸侯国君之上,可见孔圣人对于君臣关系的关注是非常恳切的。如果不是夏桀、商纣那样的昏君,又遇

本书特色

《资治通鉴》是古典史书中的一部巨著,司马光毕生心血,凝聚成了这样一部浩大却精致的作品。王国的兴替、人生的盛衰,风起云涌的政治、惊心动魄的战争,奋勇争先的勇士、运筹帷幄的智者,精彩史实,纷纷在此呈现。岁月悠悠无端,人生不过百年。探索人性中最永恒的情感,体验今生活不到的精彩,何不到历史中游览一番?

目录

战国争雄
 三国分晋
 桂陵之战
 六国合纵
 白马非马
 负荆请罪
 田单封君
天下一统
 将渠议和
 高士仲连
 缩高之死
 韩非使秦 
 荆轲刺秦
 初并天下
 赢政之死
 斩蛇起义
 赵高弑主
楚汉相争
 约法三章
 项庄舞剑
 西楚霸王
 韩信拜将
 平定三秦
 半壁江山
 垓下悲歌
 兔死狗烹
 白登之围
大汉天下
 萧规曹随
 吕后乱政
 南越谢罪
 廷尉判刑
 缇萦救父
 持节云中
 细柳屯兵
 文帝之治
 七国之乱
 武帝崇仙
 李广之死
 河西四郡
 出兵朝鲜
 武帝雄才
 燕王谋叛
 良吏黄霸
 宣帝中兴
 四海臣服
 成帝好色
 飞燕身轻
 王莽篡权
 改革币制
 光武中兴
 马援诫侄
 外戚干政
 班超归汉
 祝良平叛
 母仪天下
 党铜之乱
 卖官鬻爵
 张角起义
 汉室气衰
 董卓废帝
三国鼎立
 四方伐卓
 官渡之战
 卧龙出世
 赤壁鏖战
 刘备入蜀
 煮豆燃萁
 汉中称王
 水淹庞德
 吴下阿蒙
 败走麦城
 孙权降曹
 平定南中
 六出祁山
 智星陨落
 平定辽东
 假痴不癫
 假刀杀帝
 后主降魏
 吴主荒淫
 三国归晋
南北对峙
 刘曜称帝
 王敦谋篡
 桓温清谈
 淝水之战
 魏主纳谏
 尊道毁佛
 范缜无佛
 王俭风流
 孝文改革
 迁都洛阳
 玉壁之战
 高澄欺君
 侯景之乱
 高祖伐齐
 淫逸误国
 一统归隋
隋唐盛世
 杨广夺宠
 炀帝奢靡
 东征高丽
 牛角挂书
 攻克长安
 苟且偷安
 深宫暗斗
 玄武之变
 从善如流
 房谋杜断
 内助之贤
 文成人蕃
 太宗驾崩
 后宫之争
 二圣临朝
 凤鸣朝阳
 武氏专权
 整顿吏治
 国老荐才
 太平公主
 玄宗掌权
 二相治国
 贵妃受宠
 玄宗塞听
 禄山叛乱
 颜公忠节
 刘晏理财
 讨伐淮西
 甘露之变
 黄巢兵败
 举国混战
五代十国
 梁晋之争
 后唐当立
 石郎造反
 死战契丹
 朝中内讧
 后周太祖
 王峻狂躁
 北抗契丹
 南征淮水
 世宗归天

节选

《白话资治通鉴》内容简介:《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等历时19年编辑完成。书成后,宋神宗赐名为《资治通鉴》,意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其成就可见一斑。《资治通鉴》全文共294卷,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间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开创了编年体通史的先河,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记录史事,大大扩展了纪传体史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容量。其所记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重要的历史人物。全书文字简明扼要,生动流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家之绝笔”。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白话资治通鉴》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62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