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封面

作者:沈自力

页数:246 页

出版社:黄河水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80734780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相关资料

插图:一、工程地质学与水文地质学的任务及其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一)工程地质学与水文地质学的任务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科学,其分支学科和相关学科覆盖了整个地球科学。目前以地球表面(地壳)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分支学科研究的内容,主要研究地球物质组成(岩石学、矿物学等)、地球结构与构造(构造地质学等)、地球发展历史(地层学、地史学等)及地质学在相关领域的应用(矿床地质学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需要,地质学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广,发展形成了新的分支学科,如工程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工程地质学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门地质科学,它是以地学学科理论为基础,应用数学、力学的知识与成就和工程学科的技术与方法,来解决与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有关的地质问题。工程地质工作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公路工程、港口工程、铁路工程等工程建设领域,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人类本身。工程地质学的特点是始终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是地质学与工程学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应用科学。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也就是工程地质条件。所谓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各种对工程建筑有影响的地质因素的综合。一般包括工程建设场地的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物理地质现象、天然建筑材料等因素。在不同地区、不同工程类型、不同设计阶段解决不同问题时,上述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各不相同。一般来讲,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和地质构造往往起主导作用,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地形地貌或水文地质条件也可能是首要因素。工程地质条件所包括的各方面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因此,在解决工程建设的地质问题时,应该对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论证。人类的工程活动和自然地质作用会改变地质环境,影响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当工程地质条件不能满足工程建筑的稳定、安全要求时,也就是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建筑要求之间存在矛盾时,就称为存在工程地质问题。在现实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复杂多样,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地基承载力和变形;铁路、道路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路基边坡、隧洞围岩、桥墩桥台的稳定;地下建筑工程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围岩稳定、涌水及影响施工的

本书特色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全国高职高专水利水电类专业规划教材

目录

前言绪论小结思考题第一章 岩石及其工程地质性质第一节 造岩矿物第二节 岩浆岩第三节 沉积岩第四节 变质岩第五节 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小结思考题第二章 地质构造第一节 地质作用第二节 地质年代第三节 岩层产状第四节 褶皱构造第五节 断裂构造第六节 地质图小结思考题第三章 地貌及第四纪地质第一节 地貌第二节 风化作用第三节 河流地貌第四节 岩溶地貌第五节 第四纪沉积物简述小结思考题第四章 水文地质第一节 地下水的赋存第二节 地下水的理化性质第三节 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特征第四节 地下水的运动规律第五节 地下水资源及评价第六节 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小结习题思考题第五章 地质灾害第一节 内动力地质灾害第二节 外动力地质灾害小结思考题第六章 工程地质问题第一节 岩体工程地质性质概述第二节 坝的工程地质问题第三节 水库的工程地质问题第四节 地下硐室围岩稳定性评价第五节 道路工程地质问题第六节 桥梁工程地质问题小结思考题第七章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第一节 勘察的任务和阶段划分第二节 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方法第三节 工程地质勘察要点第四节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报告编写小结思考题参考文献

节选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是全国高职高专水利水电类专业规划教材,是根据全国水利水电高职教研会制定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教学大纲编写完成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系统介绍了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相应地质问题的分析和评价方法,同时对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方法进行了阐述。全书共分七章,主要内容包括岩石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地貌及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可作为高职高专水利水电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与桥梁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中等专业学校相应专业的师生及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61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