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丹郝光荣
页数:146 页
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53248138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明清是中国古代最后的两个封建王朝。它们在天子打天下、坐天下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值得历史永远记忆的宏大事件,也留下了许多让后世百般探索、回味的疑团。明朝和清朝一度都非常强大,尤其是在工艺美术、农业科学、园林建设等方面,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令后人叹为观止。可是这两个朝代也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落后的“海禁”或“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中外文化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受阻;尤其是清朝皇帝惟我独尊,
《乾隆为什么六下江南?》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历史谜团的探究,为青少年读者展现了一幅反映明清两代历史风貌的画卷。
相关资料
插图:满汉全席与清代盛宴说起满汉全席,自然让人想起清朝。据说,清入关以前,饮食还不太讲究,宫廷宴席非常简单。一般宴会都在露天举行,大家在地上铺上兽皮,围拢一起,席地而坐,类似于今天的野餐。《满文老档》记载:“贝勒们设宴时,尚不设桌案,都席地而坐。”菜肴,一般是火锅配以炖肉,猪肉、牛羊肉加以兽肉。皇帝出席的国宴,也不过设十几桌、几十桌,也是牛、羊、猪、兽肉,用餐刀割肉为食。清入关以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清朝统治者为了显示皇朝的权势和声威,为了搞好与边疆的关系,为了显示满汉合一,为了激励臣下、笼络人才,当然也为了帝王生辰或者时令节日,在中国人素来重视的“吃”字上大做文章,极尽宴饮铺张之能事。据《大清会典》和《光禄寺则例》说,康熙年间,最豪华的宫廷一等宴席称为蒙古亲藩宴,用来招待蒙古亲家朝会等大典,钦定每桌价银八两。按当时和现在的货币购买力初步估算,这种满席,每桌费用约合今天人民币4000元。宫廷各种宴席,按照级别各有一定的标准:皇帝大婚、部队凯旋、公主或郡主成婚等各种筵宴,元旦、万寿、冬至三大节贺筵宴,也就是宫廷所设的“满席”,规定每桌价银四两四钱三分;设筵招待朝鲜进贡的正、副使臣,西藏达赖喇嘛和班禅的贡使,及蒙古王公等的“满席”,规定每桌价银三两三钱三分;赐宴经筵讲书,衍圣公来朝,越南、琉球、暹罗、缅甸、苏禄、南掌等国来使的“满席”,规定每桌价银二两二钱六分。还有赏赐大臣、与民同乐的宴席,其等次相应降低。这些宴席价格都不菲,最次一等一席的耗费也相当于当时普通百姓一家二年的收入。如此繁多、盛大的宴席,自然要求有充足的人力、物力和高超的厨艺。因此,清廷在六部九卿中,专设光禄寺卿,专门管理大内筵席和国家大典时宴会事宜。宫廷宴席如此,那么为人津津乐道的“满汉全席”究竟是在何时、何等场合出现的呢?抑或本来就没有什么正式的“满汉全席”这一名目?有人说,满汉全席肇始于扬州。乾隆年间,江苏仪征人李斗所著《扬州画舫录》第四卷《新城北录》中,记载了一份为六司百官备办饮食的食单,称之为“满汉席”。细看这份食单,除了驼峰、猩唇、熊掌、鱼翅、燕窝、鲍鱼、鹿尾、果子狸等因材料的名贵珍稀或受保护,今天一般人很难尝到外,其余菜肴各大
本书特色
《中国文化探秘·明清篇:乾隆为什么六下江南?》:故事耐人寻味,真相扑朔迷离;拨开历史迷雾,秘密层层揭开……阅读之前,没有真相……
目录
节选
《中国文化探秘·明清篇:乾隆为什么六下江南?》主要内容简介:明清是中国古代最后的两个封建王朝。它们在天子打天下、坐天下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值得历史永远记忆的宏大事件,也留下了许多让后世百般探索、回味的疑团。明朝和清朝一度都非常强大,尤其是在工艺美术、农业科学、园林建设等方面,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令后人叹为观止。可是这两个朝代也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落后的“海禁”或“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中外文化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受阻;尤其是清朝皇帝惟我独尊,《乾隆为什么六下江南?》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历史谜团的探究,为青少年读者展现了一幅反映明清两代历史风貌的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