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金融工具会计

封面

作者:(英国)考马克·巴特勒

页数:298 页

出版社:大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80684841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作者简介

考马克·巴特勒,毕业于爱尔兰利姆里克大学,获金融学学位。他现在是一位活跃的权益和期权交易商,曾在英国伦敦的伦巴德风险系统公司(Lombard Risk Systems)担任顾问,也曾就职于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Peat Marwick)和永道会计师事务所(coopers & Lybrand)。他曾为欧万利(Euromoney)开设金融工具会计课程达8年之久,并曾担任一家大型会计公司的金融工具顾问。巴特勒先生也曾同包括所罗门兄弟(salomon Brothers)、富林明集团(Robertneming)和巴黎银行(BNP Parilbas)在内的大型银行召开研讨会。最近,巴特勒先生又为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1ey)、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 Coopers)(荷兰)、Investec(南非)、ABB集团(瑞士)开设了内部课程。此外,巴特勒先生还曾在新加坡、香港、泰国、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的欧万利公司和IRR工作过。

目录

第一章 引言第一节 引言第二节 本书内容第三节 背景第四节 对金融工具误用的关注第五节 复杂性第六节 收入确认第七节 不当的薪酬激励第八节 对股东的保护第九节 “交易者困局”的计量第二章 会计基础第一节 引言第二节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改进第三节 框架第四节 公允价值或成本?第五节 人为的波动第六节 成本模式第七节 相机选择第八节 主观的估价第九节 主动与被动第十节 商誉第十一节 市场价值会计第十二节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其对银行业危机的影响第十三节 后安然时代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十四节 结论第三章 公司治理第一节 引言第二节 公司治理第三节 小股东与大股东第四节 交易者困局第五节 道德风险第六节 信用评级机构(第一部分)第七节 股东民主第八节 结构性产品第九节 收人确认第十节 不合并第十一节 信用评级机构(第二部分)第十二节 会计准则和游说第十三节 投资主体第十四节 结论附录:固定比例债务第四章 套期会计第一节 引言第二节 远期合同的会计处理第三节 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实施之前的会计处理第四节 人为波动第五节 套期会计规则第六节 示例:远期利率协议第七节 结论第五章 示例:套期会计第一节 引言第二节 示例:公允价值套期第三节 信贷利差第四节 以利率互换进行的现金流量套期第五节 时间价值与利率变动第六节 长式法下的公允价值套期第七节 外汇套期附录:文档记录第六章 结构性产品的会计处理(市场风险)第一节 引言第二节 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第三节 分拆核算规则第四节 风险的报酬第五节 股东的保护第六节 示例:结构性产品问题_第七节 嵌入衍生工具规则下的会计处理第八节 过去的错误第九节 结论附录1: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嵌入衍生工具规则概览附录2:衍生工具介绍第七章 信用风险的会计处理第一节 引言第二节 贷款的审批第三节 信贷利差第四节 会计准则第五节 信用评级机构第六节 信用衍生工具第七节 贷款的会计核算第八节 会计准则的变化第九节 信用衍生工具和财务担保的会计规定第十节 结构性信用产品:额外的复杂性第八章 结构性产品的会计处理(信用风险)第一节 引言第二节 证券化概览第三节 监管套利第四节 提前偿付风险合成证券化第五节 信用风险的会计处理第六节 会计师、监管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第七节 复杂性第八节 披露第九节 瑞士信贷银行的惨败第十节 单一险种保险公司第十一节 会计影响第十二节 首家承担违约第十三节 关于估值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第十四节 结论第九章 资产负债表外会计第一节 引言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外操纵第三节 案例研究:资产负债表外处理第四节 会计影响第十章 调节第一节 引言第二节 中台部门第三节 初始及变动保证金第四节 示例:关于调节的说明第五节 结论第十一章 向盯市(或市值)会计发展第一节 引言第二节 流动性与公允价值第三节 银行业与交易账户第四节 VaR第五节 巴塞尔协定II第六节 VaR会计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第七节 结论第十二章 保险会计第一节 引言第二节 保险风险的重大性第三节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嵌入价值报告第四节 有限保险与分拆第五节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4号的其他方面第六节 第二阶段的嵌入价值附录:美国国际集团(AIG)的崩塌第十三章 结论术语表

节选

《金融工具会计》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分析了导致金融工具会计处于今天这种尴尬局面的制度背景,为人们解决金融工具会计的各种问题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同时,也对金融工具会计的不同领域予以了说明,包括套期会计、结构性产品、资产负债表外会计以及保险会计等,不仅包括理论上的阐述,也提供了大量实务中的案例。更为可贵的是,这些理论阐述和实务案例提供了欧美金融工具相关交易,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丰富资料,且其引述的资料大多源于2007年至2008年底《金融工具会计》出版前的财经报道。这些内容对于中国读者了解这场金融危机的背景、金融工具交易的实务,以及金融工具会计面临的问题等均大有裨益。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金融工具会计》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59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