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斯雄著
页数:249 页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20904642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简介
《游方记》:旅行就是看风景,但风景并不都在风景名胜处。静下心来,懂得了欣赏,则留心处处皆风景——人生,也不过是次旅行,真有了这样的心态和心境,便时时刻刻,随时随地。仿佛都在旅行,遍览世间风景。同去?同去!
作者简介
斯雄,本名朱思雄,湖北洪湖人,198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以编报纸、办杂志为主业。新闻之外,写点散文随笔,兼及时评。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被人民网评为“最受网友关注的十大网评人”。著有《香港回归十年志(2003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盛开的紫荆花——一个内地记者眼中的香港》(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11月)、《平等的目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11月)。2007年6月,央视《亲历·见证》栏目为其拍有纪录片《双城故事:爱在他乡》。
相关资料
插图:没想到的是,60多年过去了,与战役有关细节的争议,居然一直没有间断过,颇耐人寻味。首先是战役双方伤亡的人数,就有多个版本。关于国民党军的伤亡总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的解说词为:“国民党‘王牌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共三万二千人全部被歼,无一漏网。”目前比较公认的则是3.2万人,其中整七十四师伤亡2.2万人。譬如,《孟良崮战役》一书的介绍就是:“歼敌番号:七十四师师部、第五十一、第五十七、第五十八旅全部(这三个旅是整编七十四师编制),整编八十三师十九旅五十七团。歼敌兵力:毙伤一万三千人,俘虏一万九千六百七十六人,合计三万二千六百七十六人。”无论七十四师是否全部被歼,但成建制的整编第七十四师基本被消耗掉,应该是既成事实。国共双方大体没什么疑义。至于解放军的伤亡人数,说法比较多。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的解说词只说:“在与敌人的血战中,我华野部队共有2800人壮烈牺牲。”《孟良崮战役》一书的介绍则是:“我军:阵亡二千零四十三人,负伤九千三百人,其他减员八百四十六人,合计一万二千一百八十九人。”此外,还存在其他很多说法,譬如有说国共双方对比是一比三,也有说三比一,还有更高比例的。高报对方、低报己方的伤亡人数,这在战争中是常见的,特别是在战争进行之中以及刚刚结束阶段,有时候还是一种战术上的需要。要弄得大体准确,特别是在战争结束的初始阶段,应该不难。60年过去了,还不能作一权威的结论,可能就不单纯是军事上的问题了。有关孟良崮战役,还有一个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的细节:张灵甫到底是被击毙还是自杀?在靠近山顶的一处石壁上,赫然刻有一行大字“击毙张灵甫之地”,下面一行小字为“张灵甫系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中将师长,于一九四七年五月十六日在孟良崮战役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击毙”。所谓“击毙”,当然就排除了自杀的可能。我问当地宣传部的人,这处刻字是何时所为,答“上世纪80年代”。这大约代表当时的看法。
后记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这是鲁迅的名言。到了互联网上,这话被篡改为“其实地上本来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没有路了”。两种说法,讲的都是真理。不过,对于旅行的人来说,有路无路,人多人少,都无所谓。重要的是能在旅行中,见人之所未见,悟人之所未悟。能有这样的体验,并成为一种乐趣,一直坚持下来,也能成为一条路——这些年,我差不多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一路晃晃悠悠地走来。2000年4月,我随中组部、中宣部组织的重大典型采访团赴湖南芷江采访。忙里偷闲,当地的人安排我们去参观当地的名胜:芷江受降城、风雨桥、天后宫
本书特色
《游方记》:旅行就是看风景,但风景并不都在风景名胜处。静下心来,懂得了欣赏,则留心处处皆风景——人生,也不过是次旅行,真有了这样的心态和心境,便时时刻刻,随时随地。仿佛都在旅行,遍览世间风景。同去?同去!
目录
节选
《游方记》内容简介:与人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旅行中,或观察,或思考,或欣赏陶醉,或品评感叹,于是有了《芷江旧攀》、《凝固在阎府的历史》,《走在阿炳故里》、《故乡的“笑问”》……还有《俄罗斯的面纱》、《在神秘的雪域高原上》、《走马观花巴阿秘》……既有旅行现场的记游,也有往日游历的追忆,既有看得见的山物风貌,更有背后看不见的人文风景……我想展现的就是这样一幅立体而有最深的风景。自己欣赏的同时,以图文的形式把它们呈现出来,与人共赏,与人同乐,不亦乐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