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庆侠[等]主编
页数:384页
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1522604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女科,今称妇科,是中医学独具特色的学科之一。妇女有经、带、胎、产方面的生理特点,所以其病变有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等不同于男性的病种。此外,还有一些妇女所特有的杂病,故妇科疾病可简要地概括为经、带、胎、产、杂五大类别。在这些疾病的诊疗方面,中医学有着鲜明的特色,且疗效卓著。所以说,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体系中独具特色的学科。
中医学典籍浩如烟海,而女科独树一帜。自《黄帝内经》以降,中医学临床经典著作 推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其书中对妇人疾病证治的论述颇为翔实。后世医学家在女科理论及临床中亦多有发挥,著述颇丰。 今,中医妇科学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与临床辨证论治体系,有效地指导着临床诊疗工作。
为推动中医妇科教学、临床、科研工作的传承与进一步发展,给从事中医妇科工作的同道提供文献资料,以便随时查阅,王庆侠教授、彭少芳教授、卫爱武教授、邝秀英教授不辞劳苦,特搜集、整理部分经典著作中有关女科方面的内容,汇编成《女科经方临证传薪》一书。
女科,今称妇科,是中医学独具特色的学科之一。妇女有经、带、胎、产方面的生理特点,所以其病变有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等不同于男性的病种。此外,还有一些妇女所特有的杂病,故妇科疾病可简要地概括为经、带、胎、产、杂五大类别。在这些疾病的诊疗方面,中医学有着鲜明的特色,且疗效卓著。所以说,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体系中独具特色的学科。
中医学典籍浩如烟海,而女科独树一帜。自《黄帝内经》以降,中医学临床经典著作 推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其书中对妇人疾病证治的论述颇为翔实。后世医学家在女科理论及临床中亦多有发挥,著述颇丰。 今,中医妇科学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与临床辨证论治体系,有效地指导着临床诊疗工作。
为推动中医妇科教学、临床、科研工作的传承与进一步发展,给从事中医妇科工作的同道提供文献资料,以便随时查阅,王庆侠教授、彭少芳教授、卫爱武教授、邝秀英教授不辞劳苦,特搜集、整理部分经典著作中有关女科方面的内容,汇编成《女科经方临证传薪》一书。
全书分为四篇。 篇为张仲景女科经典温课。篇中汇集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的有关内容,包括女科经典温课、女科学验研究、优生优育学验传承、女科治则治法学术特色、女科活血化瘀法学术概述及女科痛证学验概述等章节。其中,于仲景原文后又附以后世医家注释,便于读者理解、研习。
篇为张仲景女科经方温课。篇中包括女科经方概述、女科经方应用概述、女科经方论治专病举隅等,分别对仲景女科经方及其临床应用进行了分析、介绍。
第三篇为张仲景女科经方临证新论。篇中对仲景女科经方及后世某些女科名方进行了详细解析,并结合现代临床及研究进行了介绍,以拓展读者应用经方的临床路径。
第四篇为名医名家学验薪传。篇中介绍了古代与当代七位 医学家在妇科方面的突出贡献,着重介绍了他们在中医妇科方面的理论建树与临床经验,令人读来更觉易学、实用。
作者简介
王庆侠,女,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著名内科、妇科专家,从医50余年。现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医医疗信息互联网咨询分会名誉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温病分会执行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温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
先后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曾讲授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等课程,教学效果优良。在多年临床工作中,擅长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内科、妇科疾病,用中药及手法治疗儿科疾病,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皮肤科疾病,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
历年来,参加科研课题多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3项、中国医学科学院级4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合1、合2、合3(联苯双脂)治疗肝病临床观察”荣获1986年第35届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博览会金奖、国家级发明奖、卫生部重大成果奖,河北省科委科研课题“救坤丹治疗子宫发育不良”的临床研究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编写《2008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备考冲刺宝典》(任主编)、最新“实用中医中药百科疾病诊疗”丛书第一册《肝胆病》(任副主编)、《新编实习医生手册·妇科疾病》(任编委)、“中医刊授丛书”《温病学·中篇》,著作有《杏林集腋》等。历年来发表学术论文《“去菀陈荃”法钩玄》《阴虚发热与阳虚发热辨》等70余篇,《五味消毒饮治疗妇科疾患举隅》获《辽宁中医杂志》(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首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优秀论文一等奖。
彭少芳,中医妇科主任医师,专业技术二级,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汕头医院/汕头市中心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兼中医妇科主任,中医妇科学科学术带头人;广东省首批名中医继承项目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与研究30年,擅长中西医诊治复发性流产、月经病、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绝经相关疾病、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肿瘤及男性少精症或弱精症等。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不孕不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优生优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在不孕不育中西医医疗领域有多方面的理论创新,创立固肾方治疗多种类的功能性不孕不育症,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创新固肾育胎生态疗法,具有国际领先水平,获7项发明专利并已在实践上广泛应用,获多项省、市科技进步奖。长期坚持第一线临床治疗,经常牺牲自己休息时间,被誉为“送子观音”。先后获广东省科技创新带头人、广东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第七届南粤巾帼十杰等殊荣;多次主持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编著《不孕不育知识答问与临床诊治》一书,发表论文、科普文章192篇。
卫爱武教授,医学博士,出站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生殖医学研究所所长,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主任,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医德标兵。中华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及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生殖分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主持省级、厅局级科研项目8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项,获厅局级成果奖8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参编著作11部。
邝秀英教授,副主任中医师,医学硕士,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科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获得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授予“健康管理十年创新纪念奖”,全国第六批名老中医师承项目继承人,广东省首批名老中医师承项目继承人。
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膏方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健康体检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健康管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养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西医结合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膏方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健康管理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营养学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女医师协会女性健康保健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擅长五运六气理论指导下膏方、针灸等调理体质及亚健康状态,治疗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更年期综合征、风湿病、睡眠障碍等。
目录
第一章 张仲景女科经典温课
第一节 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精读(一)
第二节 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精读(二)
第三节 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精读(三)
第二章 张仲景女科学验研究
第一节 张仲景对中医妇产科学的贡献
第二节 张仲景中医妇产科学主要成就
第三节 张仲景中医妇产科学术思想(一)
第四节 张仲景中医妇产科学术思想(二)
第五节 张仲景中医妇产科学术理法特色
第六节 张仲景中医妇产科学活血化瘀法学验概述(一)
第七节 张仲景中医妇产科学活血化瘀法学验概述(二)
第八节 张仲景中医女科学术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一)
第九节 张仲景中医女科学术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二)
第三章 张仲景优生优育学验传承
第一节 张仲景孕育优生学概述
第二节 张仲景孕育学术思想概要
第三节 张仲景女科养生思想探析
第四章 张仲景女科治则治法学术特色
第一节 张仲景女科治则治法总则
第二节 张仲景女科治疗特色
第三节 张仲景女科治法八要诀
第四节 张仲景女科治肝法要
第五节 张仲景女科外治法
第五章 张仲景女科活血化瘀法学术概述
第一节 张仲景女科瘀血之识
第二节 张仲景女科血瘀学说识要
第三节 补肾活血法在女科的应用
第六章 张仲景女科痛证学验概述
第一节 张仲景女科痛证析要
第二节 张仲景女科腹痛研究
第三节 张仲景女科腹痛辨治
第二篇 张仲景女科经方温课
第一章 张仲景女科经方概述
第一节 张仲景经方拓展应用法要
第二节 张仲景女科经方概述
第三节 张仲景女科经方用药特色
第四节 张仲景妇人杂病方药对简析
第五节 张仲景妇人妊娠病方药对简析
第二章 张仲景女科经方应用概述
第一节 张仲景经方治疗妇产科疾病回顾
第二节 张仲景经方治疗月经病回顾
第三节 张仲景经方治疗妊娠病回顾
第四节 张仲景经方治疗产后疾病回顾
第五节 张仲景经方治疗妇科杂病回顾
第三章 张仲景女科经方论治专病举隅
第一节 寒证
第二节 产后腹痛
第三节 痛 经
第三篇 张仲景女科经方临证新论
第一章 当归芍药散
第一节 当归芍药散方证证治概述
第二节 当归芍药散在女科中的应用
第三节 当归芍药散在女科中的拓展应用
第二章 桂枝茯苓丸
第一节 桂枝茯苓丸临床应用的思路与方法
第二节 桂枝茯苓丸的临床应用
第三节 桂枝茯苓胶囊的临床应用
第三章 温经汤
第一节 温经汤方证的临床思路
第二节 温经汤的临床拓展应用
第三节 温经汤妇科治验举隅
第四章 胶艾汤
第一节 胶艾汤治疗崩漏的临床体会
第二节 胶艾汤加减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经期延长30例
第三节 胶艾汤治疗产后恶露不绝58例
第四节 加减胶艾汤治疗胎漏、胎动不安64例
第五章 四逆散
第一节 四逆散与女科痛证
第二节 四逆散女科应用举隅
第三节 四逆散治疗乳腺疾病
第四节 四逆散治疗不孕不育症
第六章 当归四逆汤
第一节 当归四逆汤在女科的应用
第二节 当归四逆汤在女科急症的应用
第三节 当归四逆汤治疗痛经
第四节 当归四逆汤治疗女科杂病
第七章 其他经方在女科的应用
第一节 真武汤
第二节 大黄廑虫丸
第三节 抵当汤
第四节 桃核承气汤
第五节 下瘀血汤
第六节 吴茱萸汤
第七节 桂枝汤
第八节 小柴胡汤
第九节 柴胡桂枝汤类方
第十节 升降散
第十一节 十枣汤
第八章 女科名方薪传
第一节 逍遥散
第二节 补中益气汤
第三节 三仁汤
第四篇 名医名家学验薪传
第一章 古代名医
第一节 傅山——《傅青主女科》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探讨
第二节 陈修园
第二章 当代名医
第一节 国医大师孙光荣
第二节 国家级名老中医张良英
第三节 国医大师班秀文
第四节 国家级名老中医胡玉荃
第五节 全国著名中医妇科专家夏桂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