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明清徽晥篆刻简论

封面

作者:阮良之

页数:191

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81110704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阮良之先生的著作《明清徽皖篆刻简论》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读阮先生的大著,可清晰地看到他在史论、艺论、艺理方面探究新意的历程。论及徽皖篆刻史,阮先生对明清徽皖籍六大家所创六大流派称谓的再探讨以及对流派篆刻家的重新梳理,对地域文化尤其是徽文化对篆刻艺术影响的研究,如此等等,是《简论》的“史论新意”所在。

作者简介

阮良之,男,1954年生于安徽铜陵大通。号瀚斋,别署三四堂主。现任安徽省政协常委、铜陵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铜陵市委主委、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主要书印论文《论隶变纵深意识的演化》、《论当代篆刻本体的宽容性》、《论古玺艺术直融性》、《论青铜器造型与金文审美风格内在一致性》等十余篇,或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学术讨论会、或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出版专著《阮良之印选》。两次应邀出访日本进行文化交流。

目录

序(吴春梅)

第一章 明清印坛徽皖籍六大家及所创六大流派

 第一节 明清徽皖印学成果与六大流派

  一、丰硕的印学成果与六大流派的形成

  二、六大流派称谓再探

 第二节 地域文化对篆刻艺术的影响

  一、辉煌的地域文化滋养篆刻艺术的发展

  二、徽皖文书档案与书画艺术对篆刻“篆法”的影响

  三、徽州雕刻工艺对篆刻“刀法”的影响

  四、徽州诸艺术对篆刻“章法”的影响

  五、徽皖文化理念对篆刻家价值观的影响

  六、社会诸因素的影响

 第三节 六大流派的印风特色

  一、何震及“雪渔派”:端古雅健

  二、苏宣及“泗水派”:阔博厚醇

  三、汪关及“娄东派”:俊爽典雅

  四、程邃及“歙派”:古穆苍凝

  五、邓石如及“邓(皖)派”:刚健婀娜

  六、黄士陵及“黟山(粤)派”:光洁峻挺

 第四节 六大流派比较研究

  一、六大流派之间的印艺关联

  二、六大流派的共性与启示

第二章 朱简:理论与实践同进共新

 第一节 师承之源

  一、家学渊源

  二、从陈继儒游学

  三、直溯印章源头

 第二节 精识之新

  一、对先秦古玺印的断代独有创见

  二、最早提出了篆刻艺术史上的流派说

  三、印艺批评有胆识

  四、提出“趣胜”说

  五、提出“笔意表现”说

 第三节 实践之路

  一、篆法:文随代迁字唯便用

  二、刀法:碎刀短切刀笔结合

  三、章法:各具篇章不得混漫

  四、名印析赏

  五、亦有缺憾

 第四节 流韵之盛

  一、对程邃、巴慰祖朱文印风的影响

  二、对丁敬及“浙派”印风刀法的影响

  三、对邓石如及“邓(皖)派”印风篆法的影响

  四、有一批直宗或兼宗的弟子

第三章 程邃:“参合铭文与大小篆入印”的篆法新举

 第一节 程邃篆法新举的意义

 第二节 铭文·古玺

  一、铭文就形——玺文

  二、铭文风格随青铜器造型的演变

  三、朴拙灵变——铭文之风

 第三节 程邃的篆法新举与印艺实践

  一、学识广博

  二、灵变运用

  三、形成特色

  四、影响深远

第四章 邓石如:“以书入印”及对写意印风的启示

第五章 黄士陵:“万物过眼即为我有”与隶意融印

第六章 邓石如与黄士陵印艺历程比较研究

附录 明清徽皖籍篆刻家简表

主要参考文献

跋 《明清徽皖篆刻简论》(翟屯建)

后记

节选

阮良之先生的著作《明清徽皖篆刻简论》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读阮先生的大著,可清晰地看到他在史论、艺论、艺理方面探究新意的历程。论及徽皖篆刻史,阮先生对明清徽皖籍六大家所创六大流派称谓的再探讨以及对流派篆刻家的重新梳理,对地域文化尤其是徽文化对篆刻艺术影响的研究,如此等等,是《简论》的“史论新意”所在。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明清徽晥篆刻简论》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59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