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梁实秋
页数:280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1947897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梁实秋一生写下无数谈吃的文章,本版《人间食话》由“雅舍谈吃”“谈吃拾遗”“人间知味”三部分构成,完整的收录了梁实秋的谈吃名篇。每篇均以一种食物名称为题,西施舌、火腿、醋溜鱼、烤羊肉、烧鸭,狮子头、汤包、豆汁儿……无论是故乡的味道,还是四方美食、异域食色,无论是酒楼饭庄的招牌菜,还是平常居民的家常菜、独具特色的地方小吃,作者谈品相、谈材料、谈刀工、谈火候、谈馆子、谈文化、谈传承、谈逸事,谈做的人、谈吃的事儿,篇篇风雅精致,旁征博引,令人大快朵颐。这不仅是食物的味道,更是文化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和记忆的味道。真正的生活者,源于对食物的无比热爱。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01.06—1987.11.03)名治华,字实秋,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杭县。
华语散文一代宗师,翻译家、学者、文学批评家,国内首位研究莎士比来的权威。
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
1923年赴美国科罗拉多学院留学,一年后获文学学士学位,之后在哈佛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学习。
1926年回国,曾先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
1927年与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创办新月书店,之后参与创办《新月》月刊。
1930年起,历时38年以一人之力翻译完《莎士比亚全集》。
1937年“七七事变”后至重庆,长居北碚雅舍。梁实秋(1903.01.06—1987.11.03)名治华,字实秋,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杭县。
华语散文一代宗师,翻译家、学者、文学批评家,国内首位研究莎士比来的权威。
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
1923年赴美国科罗拉多学院留学,一年后获文学学士学位,之后在哈佛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学习。
1926年回国,曾先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
1927年与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创办新月书店,之后参与创办《新月》月刊。
1930年起,历时38年以一人之力翻译完《莎士比亚全集》。
1937年“七七事变”后至重庆,长居北碚雅舍。
1949年至台湾,任教于台湾省立师范学院。
1987年病逝于台北。
代表作品:
《人间食话》
《人间意趣》
《人间况味》
译作《莎士比亚全集》《沉思录》等
本书特色
1、梁实秋畅销纪念版,值得珍藏!
2、原本选印,据1986年初版完整呈现,历时2年精心编辑,对梁实秋谈吃散文的全面梳理,名人谈吃中的经典作品。
3、精选老树画画手绘插图,尽现生活的乐趣和闲适,美文美图,阅读体验好。
4、收录《西施舌》《烤羊肉》《酸梅汤与糖葫芦》《北平的零食小贩》《西雅图的海鲜》《烧饼油条》《吃相》等梁实秋经典篇章,令人馋涎欲滴的美文,篇篇好读,口齿生津。
5、雍雅温存的岁月,丰颐美味的人间烟火,是食物的味道,也是文化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和记忆的味道。
6、有味道的食物遇到有味道的文字,变化出世间万般美好。
西施舌:含在口中有滑嫩柔软的感觉,尝试之下果然名不虚传,但觉未免唐突西施。
火腿:瘦肉鲜明似火,肥肉依稀透明,佐酒下饭为无上妙品。
烤羊网:正阳楼的烧饼是一绝,薄薄的两层皮,一面粘芝麻,打开来会冒一股滚烫的热气,中间可以塞进一大箸子烤肉,咬上去,软。
馄饨:每个馄饨都包得非常俏式,薄薄的皮子挺拔舒翘,像是天主教修女的白布帽子。
笋: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笋煮肉。
螃蟹:正阳楼出名的是螃蟹,个儿特别大,别处吃不到,因为螃蟹从天津运来,正阳楼出大价钱优先选择,所以特大号的螃蟹全在正阳楼,落不到旁人手上。买进之后要在大缸里养好几天,每天浇以鸡蛋白,所以长得各个顶盖儿肥。
馋:真正的馋人,为了吃,决不懒。
目录
西施舌
火腿
醋溜鱼
烤羊肉
烧鸭
狮子头
两做鱼
炝青蛤
生炒鳝鱼丝
酱菜
水晶虾饼
汤包
核桃酪
铁锅蛋
瓦块鱼
溜黄菜
酸梅汤与糖葫芦
锅烧鸡
煎馄饨
核桃腰
豆汁儿
芙蓉鸡片
乌鱼钱
韭菜篓
蟹
炸丸子
佛跳墙
栗子
海参
满汉细点
菜包
糟蒸鸭肝
鱼翅
茄子
莲子
白肉
干贝
鲍鱼
咖哩鸡
烙饼
笋
黄鱼
八宝饭
薄饼
爆双脆
拌鸭掌
鱼丸
腊肉
粥
饺子
锅巴
豆腐
烧羊肉
菠菜
龙须菜
鸽
味精
篇章二 辑外拾遗
北平的零食小贩
豆腐干风波
圣米舍尔酒厂
西雅图的海鲜
吃在美国
请客
关于苹果
酒壶
由熊掌说起
酪
面条
腌猪肉
烧饼油条
『麦当劳』
窝头
炸活鱼
说酒
“疲马恋旧秣,羁禽思故栖”
篇章三 人间知味
吃相
吃相(其二)
馋
吃
《饮膳正要》
读《中国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