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共和国大使

封面

作者:《中国大使》节目组

页数:212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30807231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聚焦新中国外交事业,将镜头对准王稼祥、耿飚、柴泽民、熊向晖、冀朝铸、李道豫、吴建民、周文重、沙祖康、查培新、赵进军等十一位极具代表性、影响力、传奇色彩的中国外交官,讲述一个又一个荡气回肠的外交故事。
内容贯穿新中国60年波澜壮阔的外交历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间外交等领域,还介绍了外交官们不同于常人的家庭生活,是新中国外交历史的一部珍贵档案。

相关资料

插图:王稼祥“余既入斯校,那么就当追随先觉者,从事革命事业”1906年8月15日,安徽省泾县后岸村的王家,一个瘦弱的男孩呱呱坠地了。常年在外经营小买卖的父亲王承祖,虽已有了两个女儿,但毕竟中年得子,喜出望外的他连夜赶回,给儿子取名嘉祥(这是王稼祥的原名,意思是吉祥的征兆。从抗日战争时起,才一直沿用“稼祥”之名),希望儿子日后能出人头地、吉祥平安。1913年,7岁的稼祥进入村里的柳溪小学就读。这所山村小学规模不大,观念却很新,采用近代教育的学制和方法,并从高小一年级开始就开设了英语课程。这不仅给幼年的稼祥打开了一扇世界之窗,也为他后来的前程奠定了基础。五四爱国运动后,天资过人的王稼祥很快跳级直升到了邻县肇教会学校——芜湖圣雅各中学读高中。此时的芜湖,革命运动风起云涌,五四运动前后陈独秀、恽代英等人在芜湖开展革命运动,通过办报兴学、举办演讲、开设书店等多种形式,宣传革命真理,给王稼祥的内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少年稼祥爱国御侮的思想,自然而然地从反对教会学校开始萌发。朱仲丽:他到了教会学校以后,发现(学校的)办学的这些方法和教育制度,(对学生)严格地控制,他不满。所以他首先提出来的就是赶掉洋校长,搞这么一个学生运动。1925年,圣雅各学校爆发了“夺回教育权,反对奴化教育”的学潮,王稼祥领导了这次爱国学生运动,并最终取得了胜利,教会学校竞被迫关了门。这是王稼祥学生时代“外交才能”的第一次显露,那一年他18岁。同年3月15日,中国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王稼祥冲破校方阻力,在学校组织的孙中山先生的追悼会上,发表了题为《三民主义与中国》的演讲,对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做出了思考。孙中山生前曾说:“革命的成功,一是靠武力,一是靠外交。”少年王稼祥恐怕没有料到,孙中山的这一论断,与他未来的人生道路竟然如此相近。8月,因不满父亲的包办婚姻,王稼祥逃婚来到上海,进入了当时被称为最革命的学校——上海大学附中学习,并担任学生会主席。不久以后,在给堂弟王柳华的信中,王稼祥便表示:“上大是革命之大本营,对革命事业,颇为努力。余既人斯校,那么就当追随先觉者,从事革命事业。”也可以说,在这个时候,他已初步奠定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理想。也正是从上大这所学校王稼祥被派往了苏联留学。从此,他7岁时被打开的那扇“世界之窗”,开始变

本书特色

王稼祥、耿飚、柴泽民、熊向晖、冀朝铸、李道豫、吴建民、周文重、沙祖康、查培新、赵进军……他们是中国利益的维护者!他们代表着中国的声音!他们是中国的使者! 本书内容贯穿新中国60年波澜壮阔的外交历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间外交等领域,还介绍了外交官们不同于常人的家庭生活,是新中国外交历史的一部珍贵档案。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共和国大使

目录

王稼祥
耿飚
柴泽民
熊向晖
冀朝铸
李道豫
吴建民
周文重
沙祖康
查培新
赵进军

节选

《共和国大使》内容简介:聚焦新中国外交事业,将镜头对准王稼祥、耿飚、柴泽民、熊向晖、冀朝铸、李道豫、吴建民、周文重、沙祖康、查培新、赵进军等十一位极具代表性、影响力、传奇色彩的中国外交官,讲述一个又一个荡气回肠的外交故事。内容贯穿新中国60年波澜壮阔的外交历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间外交等领域,还介绍了外交官们不同于常人的家庭生活,是新中国外交历史的一部珍贵档案。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共和国大使》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57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