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梁晓声著
页数:379
出版社:大有书局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80772009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人文伊始,文化天下;丰赡智慧,启迪众生。本书以文学智慧、文化智慧、人生智慧为切口,从作家、学者、思想者的角度,用冷静的笔触和温暖的情怀,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生存智慧进行深度观察与审视,发出对世道人心的理解和追问,从而指出传统文化、文学艺术的智慧在于潜移默化地以文化人,引导青年人为兼济天下的美好理想而读书。
作者对文学、文人、文化、文艺、文明、人生等诸多方面的思考和解读,有历史的宏观梳理,也有对具体人事的微观剖析;不仅深刻阐发中国人独特的文化情结和国民性,也淋漓尽致地展示作者别样的人生感悟,令人深受启迪。
作者简介
梁晓声,当代著名作家。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教授。2012年6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获全国短篇小说奖;《今夜有暴风雪》获全国中篇小说奖并收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经典作品文库;《雪城》收入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部优秀长篇小说典藏。长篇小说《人世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他的文字兼具作家、学者、思想者、观察家等多个维度,给人多方面的启发。他的写作始终坚持自己的操守,秉持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情怀,高扬人文主义旗帜。
本书特色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梁晓声全新三部曲“梁晓声谈中国”系列终篇。
这是一部梳理文化和人生智慧的思考心得,亦是关于文明尺度探讨的精品力作。
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以文学智慧、文化智慧、人生智慧为切口,润泽人生智慧之源。 全书以“文人与文学”“文化与文明”“读书与人生”三部分内容,分别对应文学智慧、文化智慧、人生智慧。梁晓声通过细腻的笔触,解读唐诗宋词,追思鲁迅、闻一多、王小波,探寻文明的尺度、读书与人生的意义,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生存智慧进行深度观察与审视。不仅深刻阐发中国人独特的文化情结和国民性,也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梁晓声别样的人生感悟,令人深受启迪。
50余年写作生涯,经典篇目精粹。书中所选,皆为梁晓声谈论中国智慧的经典篇章,如讲述文学智慧的《我与文学》《唐诗宋词的背面》,讲述文化智慧的《百年文化的表情》《文化是我们另外的故乡》,讲述人生智慧的《人生真相》《为什么我们对“平凡的人生”深怀恐惧?》,等等。
所选篇章既梳理文化和人生智慧的思考心得,又对文明尺度进行探讨,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和充满睿智的思辨性。
10幅由青年画家赵婉琦绘制的定制版线描插图,活泼灵动、生动形象、描摹细腻,与梁晓声有温度、有深度、有内涵的文字彼此呼应、相得益彰,极富可读性与观赏感。
目录
第一章 文人与文学
我与文学 3
我与唐诗宋词 39
唐诗宋词的背面 45
学中文有什么用? 59
写作使人再次成长 69
关于爱情文学的“规律” 71
小说是平凡的 78
小说平凡了以后 91
文学八问 93
文艺三元素 98
沉思鲁迅 102
沉思闻一多 114
关于王小波 119
第二章 文化与文明
文化是我们另外的故乡 135
指证中国文化之摇篮 139
百年文化的表情 145
关于传统文化之断想 153
关于文化的传统与现代之讨论 159
中国人文文化的现状 168
人文教育—良知社会的起搏器 178
论文痞的起源 186
论“苦行文化”之流弊 191
千年病灶:撼山易,撼奴性难 197
评论的尺度 205
报复的尺度 212
文化的报应 219
文明的尺度 222
第三章 读书与人生
读书与人生——在清华大学的演讲 229
阅读一颗心 255
读的烙印 264
一个人的文、史、哲 287
人生真相 289
人生的意义在于承担 301
为什么我们对“平凡的人生”深怀恐惧? 304
我如何面对困境? 314
人性薄处的记忆 319
人生和它的意义 324
人和欲望的几种关系 331
狡猾是一种冒险 349
给自己的头脑几分尊重 358
眼为什么望向窗外? 362
禅机可无,灵犀当有 367
做竹须空 做人须直 3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