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时间之野(精装)

封面

作者:何述强

页数:281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4079680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广西仫佬族知名作家何述强的一本散文精选集,共收录其近年来创作的37篇代表性作品及30条蕴含哲理与诗性的微段落。作品兼具历史感和诗性,直面现实,文笔细腻、灵动、有力,文气沉静,有正大气象,含金石之声,涵盖个人成长、感怀故乡、行走感悟、历史思考等多个主题,所饱含的真挚情感很让人共情、共鸣。此外,该文集的亮点还在于作者对广西自然山川及人文旷野进行了诗意的洞察和理性的思考,在隐微之处发现亮光,向人们展现了广西独特的自然人文禀赋,为读者深入理解广西文化打开了一扉窗口。

作者简介

何述强,仫佬族,广西罗城人。出版有城市传记《山梦为城》,民族文化随笔《凤兮仫佬》,散文作品集《隔岸灯火》《重整内心的山水》,非遗专著《百鸟衣——羽光绚丽的传奇》等。现任广西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

相关资料

他的散文用字用句特别认真,仿佛是在石头上刻碑文,有一种久违的古意和禅味。
——作家 朱山坡
在何述强的散文中,“历史”已成为其诠释现实、文化、生命和思想的一种独特叙述策略,他携带“历史”的视角,在现实关切、文化发掘和人文思考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探索,从而突破了传统散文的局限,孕育着散文发展的某种新趋势。
——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罗小凤
《时间之野》共收录37篇散文,让这些作品“立”起来的,是文中那些感性书写过程中仿佛灵光一闪的妙悟,是叙写描摹中水到渠成的哲理阐释。这些妙悟哲思便是文章的灵魂。因为有灵魂,读着才感觉得到岁月的味道淳厚。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传媒学院院长 吴言明
书隐秘之事,探幽微之光,这是何述强散文创作最主要的风格特征,也是他散文作品的辨识度所在。在何述强看似平白朴实却又暗藏机智幽默的文字中,我们能读出他的敬畏之心与悲悯之情,他总能够在那些隐秘的人事中发现光,那光哪怕只如萤火般闪亮,却依然能给人带来希望。
——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黎学锐
对于作家来说,真正的文学世界,应该并不在这个俗常意义肉眼所见所感的世界,它应该还有一个灵魂与灵魂彼此倾听与倾诉的异样时空。何述强在故乡的“时间之野”里见到了它,感应到了它,而且有幸捕捉到了它。
——作家 陈纸
宏大叙事的“大散文”流行久矣!何述强更善于从幽微处入手,然后镌刻一般,笔痕一点点加重加深,一直深到入石三分,有些时候,甚至会深到令读者感觉到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 楚人
《时间之野》的这个“野”,是不羁灵魂的放纵,是奋力打拼的勇敢,是纵马驰骋的辽阔,是穿越时空的无界。何述强先生以文字之美、思辨之力,穿透了时间之魅。
——作家 孙红

本书特色

本书呈现了作者内心的自我探寻与向外的不断求索,从整体结构到篇章内容再到语言文字,都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视角和艺术风格。不论是对乡村的书写,还是对历史的思考,抑或对山河风物的记录,作者总能从中生发与众不同的感悟,而这些感悟既另辟蹊径,又合情合理,让人品之既惊喜又感叹。作品内容回归心灵,其中所透露出的精神信仰,既超然于物外,又有对自然的敬畏,让作品于细腻、有力之外,多了一份严肃与厚重。

目录

第一辑 隐伏的村庄
这些不起眼的一草一木,构成砖混楼房林立的当下村庄里另一个隐伏的村庄,那是他们的精神故乡,那是夜晚给他们睡得安稳的东西,那是滋养生命的重要事物。

时间的鞭影
故山松竹月
来宝
故乡是每个人心中隐秘的事物
沉寂中的轰鸣
死亡故乡
寂寞的坟碑
土城童话
石龟行走在记忆的洪荒旷野中
江流无声
隐伏的村庄
生命中总有些仪式不能省略

第二辑 仿佛一道电光 
那一朵被叫作天香的花儿,那些僻静的村落,那些神情寂寥的古镇,那些荒弃的庙宇,沧桑斑驳的古道,将在这一道亮光中露出笑靥,敞开心房,缓缓开始诉说。

青砖物语
拉住你的手,这样的夜晚才不会迷路
荒野文字
青龙偃月刀守护的阅读
仿佛一道电光
应说阳明旧草堂
三界轩辕庙
乌雷的那一场雨
聆听湘江 回首苍茫
深夜,与一坛酒对话
回到竹简——忻城漫笔

第三辑 江山诗意此中藏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然而,山是陡峭的山,水是湍急的水。山水
的恩赐,丰厚无比,但是,它们绝对不奖励懒惰和懦弱。

木村坡的温暖火塘
和尚岗是一本书
高山岭顶的侗天湖
认出你的混茫
老木棉
江山诗意此中藏
照亮记忆里的事物
七百弄:七百个迷人的传奇
夜访铁城
灵渠梦寻
锄云种花到德保
感受赫章
用一根琴弦征服世界
千秋眉眼龙江河

刀锋上的光芒
 你可以模仿一把刀,但你无法模仿刀锋上的光芒。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时间之野(精装)》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576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