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大泯 等
页数:262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947814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贵州:地名文化历史记忆》以贵州省九个市州及80多个县市区的地名的历史溯源着手,详细介绍贵州近百个市州县区的地名历史的历史及风土人情,是贵州历史的一本百科全书。全书分为绪论前言,第一章市州篇,介绍了九个省辖地级市州;第二章县域篇,介绍了61个县;第三章市区篇,介绍了27个县级市(区)。
作者简介
刘大泯,1966年4月出生,贵州遵义人,编审、教授。现任贵州师范学院学报执行主编,贵州文化与教育合作研究院院长,民进贵州省委副主委(副厅)。自1988年7月从贵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主要从事文化及传媒研究,出版过4本学术专著。相继担任过贵州省人事厅《人事世界》杂志编辑部主任,贵州省政协《文史天地》杂志社社长助理,中共贵州省委《当代贵州》杂志社中旬刊执行社长,贵州文化音像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等职。同时还是贵州省政协十届、十一届委员,省第二批甲秀文化人才,省十一次社科奖评委,省经济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近年来,主持过贵州省原生态文化和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贵州省公共文化现状及对策研究,贵州傩戏表演相关问题研究,贵州古村落现状及对策研究等。
胡丽,贵州师范学院贵州民族教育研究院科研助理,历史学学士。
刘炳麟,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兴农中学新荷社成员。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市州篇
贵阳:避暑的天堂,取自贵山之阳建山城
遵义:转折之城,取自遵王之义
安顺:石头之城,取自平安顺利
毕节:乌蒙之巅,“比跻”转音得名
铜仁:武陵郡首,源于铜人出水
六盘水:避暑之都,各取三县组合
黔南:生态之州,贵州的南大门
黔东南:百节之州,文化旅游示范区
黔西南:中国金州,西南屏障滇黔要冲
第二章 县域篇
修文:王学圣地,取自偃武修文
开阳:开州之城,取自开阳明之学
息烽:黔中要冲,取自战火平息
桐梓:黔渝之喉,源于驿站之名
习水:鳕国之都,因水而得名
绥阳:中国诗乡,取自绥山之阳
正安:世界吉他之城,源于真安州名
道真:中国傩戏之城,取自先贤尹珍
湄潭:中国茶城,取自深潭弯如眉
务川:佬族之发祥地,因陨石婺星而改名
余庆:大乌江景区穿过县域,名取自边塞
凤冈:茶海之心,名由龙泉而来
普定:夜郎故地,取于安定之意
镇宁:中国瀑都,取自古时镇宁之州
关岭:滇黔锁钥,取自三国名将关索岭
紫云:苗疆圣地,取自城西紫云洞
大方:奢香故里,源于将官姓氏
金沙:打鼓新场,取自金宝沙溪
织金:平远府州,源于古彝语
纳雍:乌蒙之城,取自纳民雍熙
威宁:草海之城,源自乌龙篝
赫章:贵州之巅,源于墨特川
江口:梵净山麓,取自大江之口
松桃:黔东北门户,源自松桃河
思南:乌江航运城,取自思州之南
玉屏:中国箫笛之乡,源自玉屏山
石阡:中国温泉之城,取自元代石千
沿河:乌江山峡名城,源于沿江河筑城
印江:书法之乡,源于思邛江
德江:中国天麻之乡,取自水德江
瓮安:亚洲磷矿之都,源自瓮水重安
贵定:黔中名城,取自新贵定番
龙里:省会东大门,名取龙架山
惠水:黔中第一大坝,源于惠水河
长顺:佛教名寺白云山,名取长寨广顺
独山:贵州南大门,取自独秀峰
三都:中国水族之乡,取自三合都江
荔波:中国旅游之城,源于布依语
平塘:世界天眼之城,取自平舟大塘
罗甸:红水河之都,源自旧名罗斛
麻江:状元故里,取自麻哈江
雷山:世界最大苗寨之地,源于雷公山
丹寨:中国休闲旅游之城,取自丹江八寨
黄平:且兰国故都,源于地平土黄
施秉:中国漂流之城,取自巴施秉溪
镇远: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源自帝王设州赐名
三穗:开国上将故里,取自水稻生三穗
岑巩:思州土司故里,源于城外岑巩山
天柱:中国重晶石之都,取自石柱擎天
锦屏:中国文书之乡,名取田野似锦入山屏
黎平:中国侗乡,取自黎民平安
从江:黔东南锁钥,源自永从下江两县
榕江:中国鼓楼之乡,名取榕树江水
台江:天下苗族第一县,取自台拱丹江
剑河:仰阿莎故里,源于清水江古称
安龙:南明朝廷偏安之都,取自安顿真龙天子
贞丰:黄金之乡,源自赐名忠贞之意
普安:世界古茶树之乡,取自普天安庆
晴隆:安南莲城二十四道拐,源于晴隆山
册亨:黔桂袖珍春城,取自布依族语
望谟:中国油桐之乡,源于王母谐音
第三章 市区篇
都匀:中国桥城,取自都云洞
凯里:苗侗之都,源自苗语转换
兴义:滇黔桂咽喉,源自朝廷赐名
清镇:黔中都城,取自威清镇西两卫
赤水:黔北门户,取自赤水河
仁怀:中国酱酒之都,源自宋代仁怀堡
福泉:平越竹王城,取自福泉山
盘州:滇黔锁钥,源自盘江及盘州厅
黔西:乌江画廊,取自“亦溪不薛”
兴仁:中国薏仁米之乡,源自“一国兴仁”
云岩:黔灵山麓,取自云岩洞
南明:甲秀楼上,源自南明河
白云:铝土之城,源自白云寺
观山湖:数谷之都,取自观山湖
花溪:高原明珠,取自花佬佬
乌当:温泉之城,源自武当
红花岗:红色之城,源自红花岗山
汇川:遵义新城,取自汇川坝
播州:土脉较疏通,源自唐代播州府
西秀:西南襟喉,取自西秀山
平坝:黔中天台,源自平坝卫
碧江:大明边城,源自黔东明珠铜仁
万山:中国汞都,取自万重山中城
六枝:唯一特区,取自七个枝
水城:西南煤海,取自水上之城
钟山:西部枢纽,源自上下钟山
七星关:乌蒙腹地,源自七星八景
附录
明清两代贵州省的府州县与今地名对照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市州篇
贵阳:避暑的天堂,取自贵山之阳建山城
遵义:转折之城,取自遵王之义
安顺:石头之城,取自平安顺利
毕节:乌蒙之巅,“比跻”转音得名
铜仁:武陵郡首,源于铜人出水
六盘水:避暑之都,各取三县组合
黔南:生态之州,贵州的南大门
黔东南:百节之州,文化旅游示范区
黔西南:中国金州,西南屏障滇黔要冲
第二章 县域篇
修文:王学圣地,取自偃武修文
开阳:开州之城,取自开阳明之学
息烽:黔中要冲,取自战火平息
桐梓:黔渝之喉,源于驿站之名
习水:鳕国之都,因水而得名
绥阳:中国诗乡,取自绥山之阳
正安:世界吉他之城,源于真安州名
道真:中国傩戏之城,取自先贤尹珍
湄潭:中国茶城,取自深潭弯如眉
务川:佬族之发祥地,因陨石婺星而改名
余庆:大乌江景区穿过县域,名取自边塞
凤冈:茶海之心,名由龙泉而来
普定:夜郎故地,取于安定之意
镇宁:中国瀑都,取自古时镇宁之州
关岭:滇黔锁钥,取自三国名将关索岭
紫云:苗疆圣地,取自城西紫云洞
大方:奢香故里,源于将官姓氏
金沙:打鼓新场,取自金宝沙溪
织金:平远府州,源于古彝语
纳雍:乌蒙之城,取自纳民雍熙
威宁:草海之城,源自乌龙篝
赫章:贵州之巅,源于墨特川
江口:梵净山麓,取自大江之口
松桃:黔东北门户,源自松桃河
思南:乌江航运城,取自思州之南
玉屏:中国箫笛之乡,源自玉屏山
石阡:中国温泉之城,取自元代石千
沿河:乌江山峡名城,源于沿江河筑城
印江:书法之乡,源于思邛江
德江:中国天麻之乡,取自水德江
瓮安:亚洲磷矿之都,源自瓮水重安
贵定:黔中名城,取自新贵定番
龙里:省会东大门,名取龙架山
惠水:黔中第一大坝,源于惠水河
长顺:佛教名寺白云山,名取长寨广顺
独山:贵州南大门,取自独秀峰
三都:中国水族之乡,取自三合都江
荔波:中国旅游之城,源于布依语
平塘:世界天眼之城,取自平舟大塘
罗甸:红水河之都,源自旧名罗斛
麻江:状元故里,取自麻哈江
雷山:世界最大苗寨之地,源于雷公山
丹寨:中国休闲旅游之城,取自丹江八寨
黄平:且兰国故都,源于地平土黄
施秉:中国漂流之城,取自巴施秉溪
镇远: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源自帝王设州赐名
三穗:开国上将故里,取自水稻生三穗
岑巩:思州土司故里,源于城外岑巩山
天柱:中国重晶石之都,取自石柱擎天
锦屏:中国文书之乡,名取田野似锦入山屏
黎平:中国侗乡,取自黎民平安
从江:黔东南锁钥,源自永从下江两县
榕江:中国鼓楼之乡,名取榕树江水
台江:天下苗族第一县,取自台拱丹江
剑河:仰阿莎故里,源于清水江古称
安龙:南明朝廷偏安之都,取自安顿真龙天子
贞丰:黄金之乡,源自赐名忠贞之意
普安:世界古茶树之乡,取自普天安庆
晴隆:安南莲城二十四道拐,源于晴隆山
册亨:黔桂袖珍春城,取自布依族语
望谟:中国油桐之乡,源于王母谐音
第三章 市区篇
都匀:中国桥城,取自都云洞
凯里:苗侗之都,源自苗语转换
兴义:滇黔桂咽喉,源自朝廷赐名
清镇:黔中都城,取自威清镇西两卫
赤水:黔北门户,取自赤水河
仁怀:中国酱酒之都,源自宋代仁怀堡
福泉:平越竹王城,取自福泉山
盘州:滇黔锁钥,源自盘江及盘州厅
黔西:乌江画廊,取自“亦溪不薛”
兴仁:中国薏仁米之乡,源自“一国兴仁”
云岩:黔灵山麓,取自云岩洞
南明:甲秀楼上,源自南明河
白云:铝土之城,源自白云寺
观山湖:数谷之都,取自观山湖
花溪:高原明珠,取自花佬佬
乌当:温泉之城,源自武当
红花岗:红色之城,源自红花岗山
汇川:遵义新城,取自汇川坝
播州:土脉较疏通,源自唐代播州府
西秀:西南襟喉,取自西秀山
平坝:黔中天台,源自平坝卫
碧江:大明边城,源自黔东明珠铜仁
万山:中国汞都,取自万重山中城
六枝:唯一特区,取自七个枝
水城:西南煤海,取自水上之城
钟山:西部枢纽,源自上下钟山
七星关:乌蒙腹地,源自七星八景
附录
明清两代贵州省的府州县与今地名对照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