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海涛等著
页数:196页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03060628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成熟探区复杂断块油气藏为研究对象,针对复杂断裂带构造划分、成因机制与圈闭评价、断层封闭性定量评价体系、复杂断块油气藏精细地质评价核心技术等关键难题,提出复杂断裂构造带划分标准,建立断层封闭性定量评价方法,形成一套系统的复杂断块油气藏井-震-藏一体化精细地质评价技术系列与流程,并应用于渤海湾盆地老油区断块油气藏地质评价与目标优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概论1
第一节复杂断块油气藏及勘探前景1
一、复杂断块油气藏定义及基本特征1
二、复杂断块油气藏勘探现状及典型实例3
三、复杂断块油气藏勘探潜力11
第二节复杂断块油气藏精细地质评价技术的现状与趋势12
一、研究历程概述12
二、断裂生长机制及演化历史13
三、断层封闭性机理及定量评价18
四、断裂活动规律与流体运移21
五、研究存在的问题与趋势22
第二章盆地形成演化历史及断裂构造特征25
第一节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与沉积洼槽形成演化25
一、盆地结构及展布规律25
二、构造变形期次及演化阶段划分28
三、构造变形机制及对洼槽形成的控制33
四、主干断裂生长机制及对烃源灶的控制作用41
第二节断裂系统划分49
一、断裂几何学特征50
二、断裂活动期次及演化历史51
三、变形机制及叠加关系55
四、断裂系统划分55
第三章复杂断裂带成因机制及类型60
第一节复杂断裂带划分60
一、分类原则60
二、复杂断裂带的划分方案63
三、不同复杂断裂带分布69
第二节复杂断裂带成因机制分析70
一、模拟实验原理与方法71
二、复杂断裂带物理模拟实例73
第四章复杂断块油气藏精细地质评价方法79
第一节复杂断块油气藏评价方法与流程79
一、主要评价方法与思路79
二、主要核心技术及流程80
第二节断块圈闭的形成及其时间有效性82
一、断块圈闭的形成及其刻画方法82
二、断块圈闭的时间有效性88
第三节输导体系量化表征及优势运移路径预测90
一、断裂带内部结构及输导通道类型91
二、油气沿断裂垂向优势运移通道93
第四节断层封闭性机理及圈闭聚集能力95
一、断层封闭机理与封闭类型95
二、断层封闭性定量评价方法105
第五节成藏期后断裂再活动对油气藏调整作用117
一、断裂活动时期与油气成藏时期的耦合关系117
二、断裂再活动对油气垂向富集差异性的控制作用118
第五章歧南-埕北地区复杂构造油气藏地质评价122
第一节油气分布规律及其与断裂的关系122
一、油气成藏条件与含油组合划分122
二、不同含油组合油气分布规律123
三、断裂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131
第二节复杂断裂带精细地质评价136
一、构造特征136
二、圈闭的形成时期与时间有效性142
三、油源断层及垂向运移规律144
四、断层侧向封闭性及油气聚集149
五、成藏期后断裂再活动与油气垂向富集规律152
六、综合地质评价159
第六章板桥地区复杂构造油气藏地质评价166
第一节油气分布规律及其与断裂的关系166
一、油气成藏条件与含油组合划分166
二、油气分布规律167
三、断裂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170
第二节复杂断裂带精细地质评价172
一、构造特征172
二、圈闭的形成时期与时间有效性173
三、油源断层及垂向运移规律175
四、断层侧向封闭性及油气聚集178
五、成藏期后断裂再活动与油气垂向富集规律180
六、综合地质评价182
参考文献193
第一章概论1
第一节复杂断块油气藏及勘探前景1
一、复杂断块油气藏定义及基本特征1
二、复杂断块油气藏勘探现状及典型实例3
三、复杂断块油气藏勘探潜力11
第二节复杂断块油气藏精细地质评价技术的现状与趋势12
一、研究历程概述12
二、断裂生长机制及演化历史13
三、断层封闭性机理及定量评价18
四、断裂活动规律与流体运移21
五、研究存在的问题与趋势22
第二章盆地形成演化历史及断裂构造特征25
第一节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与沉积洼槽形成演化25
一、盆地结构及展布规律25
二、构造变形期次及演化阶段划分28
三、构造变形机制及对洼槽形成的控制33
四、主干断裂生长机制及对烃源灶的控制作用41
第二节断裂系统划分49
一、断裂几何学特征50
二、断裂活动期次及演化历史51
三、变形机制及叠加关系55
四、断裂系统划分55
第三章复杂断裂带成因机制及类型60
第一节复杂断裂带划分60
一、分类原则60
二、复杂断裂带的划分方案63
三、不同复杂断裂带分布69
第二节复杂断裂带成因机制分析70
一、模拟实验原理与方法71
二、复杂断裂带物理模拟实例73
第四章复杂断块油气藏精细地质评价方法79
第一节复杂断块油气藏评价方法与流程79
一、主要评价方法与思路79
二、主要核心技术及流程80
第二节断块圈闭的形成及其时间有效性82
一、断块圈闭的形成及其刻画方法82
二、断块圈闭的时间有效性88
第三节输导体系量化表征及优势运移路径预测90
一、断裂带内部结构及输导通道类型91
二、油气沿断裂垂向优势运移通道93
第四节断层封闭性机理及圈闭聚集能力95
一、断层封闭机理与封闭类型95
二、断层封闭性定量评价方法105
第五节成藏期后断裂再活动对油气藏调整作用117
一、断裂活动时期与油气成藏时期的耦合关系117
二、断裂再活动对油气垂向富集差异性的控制作用118
第五章歧南-埕北地区复杂构造油气藏地质评价122
第一节油气分布规律及其与断裂的关系122
一、油气成藏条件与含油组合划分122
二、不同含油组合油气分布规律123
三、断裂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131
第二节复杂断裂带精细地质评价136
一、构造特征136
二、圈闭的形成时期与时间有效性142
三、油源断层及垂向运移规律144
四、断层侧向封闭性及油气聚集149
五、成藏期后断裂再活动与油气垂向富集规律152
六、综合地质评价159
第六章板桥地区复杂构造油气藏地质评价166
第一节油气分布规律及其与断裂的关系166
一、油气成藏条件与含油组合划分166
二、油气分布规律167
三、断裂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170
第二节复杂断裂带精细地质评价172
一、构造特征172
二、圈闭的形成时期与时间有效性173
三、油源断层及垂向运移规律175
四、断层侧向封闭性及油气聚集178
五、成藏期后断裂再活动与油气垂向富集规律180
六、综合地质评价182
参考文献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