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美学.第14辑

封面

作者:邹华

页数:284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282799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美学》(第14辑)设置了两个专题栏目,分别是由刘成纪教授主持的“中国美学史研究:新面向与新可能”和由袁鼎生教授主持的“中国生态美学研究”。前一个专题刊发了四篇文章,内容涉及从战国至唐宋等不同的历史阶段,其中既有对丽、巨丽、悲丽等具体美学观念的研究,又有对“拜舞”这一独特的汉唐古典舞美学形式的探讨;既关注北宋绘画品题的“增重”效应问题,又对“大丈夫”形象在佛教典籍汉译过程中所发生的流变做了的细致的梳理和探讨。这些论文选题新颖,从不同方面展示了中国美学史研究的新面向与新可能。后一个专题由袁鼎生教授主持,他首先阐述了“美生学”成为生态美学元理论的合理性,描绘了美学经“审美学”进而形成“美生学”的理论图景;季芳教授着重探讨古代审美实践对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的建构作用;龚丽娟教授的文章聚焦“美生学”的发展,试图开拓基础美学研究新理论的路径;太琼娥博士则运用中国生态美学的核心理论发掘《聊斋志异》的美生意韵。这四篇文章既有理论阐释又有个案分析,富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邹华,男,1952年12月生,辽宁岫岩人。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艺美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政法学院哲学美学博士生导师、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先后担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高等教育研究所主任。长期从事美学理论和中国美学研究 ,著有《20世纪中国美学研究》《美学理论的探索与重构》《中国美学原点解析》《中国美学的历史重负》《中国美学的后古典时代》;主编《北京审美文化史》(三卷本,撰写上古至元代卷);合著《中国美学主潮》等。在多种重要期刊发表美学论文百余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生成机制研究》等。学术成果曾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中华美学学会优秀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近20项。

目录

专题一中国美学史研究:新面向与新可能
论中国早期美学的丽、巨丽与悲丽——以战国至汉武帝为中心 刘成纪
唐代“拜舞”考略 李济溟
北宋绘画品题的“增重”效应及画史后效 蒋忠磊
中国美学中的 “大丈夫”及在汉传佛教中的流变 李怡然
专题二中国生态美学研究
美学经审美学形成美生学 袁鼎生 万红霞
古代审美实践对当代生态美学的启示——以造物为中心 季芳 郑迎
美生学:当代中国美学基础理论的转型与跃升 龚丽娟
《聊斋志异》的和谐美生理想 太琼娥
中国古代美学理论研究
汉至南北朝汉译佛典中的“形相”审美观念 田淑晶
论《原诗》“事”论的诗学价值 陈娟
江淹赋作中色调与意蕴研究 但茜
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研究
从神兽到神人:夔的不同形象的文化说解及“节”“和”的美学观念 王瑾
元代温日观墨葡萄画中的“书画合一”之美 施錡
眺望人间:中国古塔建筑艺术 戴孝军
中国现代美学研究
沈从文的生命美学:来源、本质与内涵 刘瑞雪/
中日美学交流
维氏美学(绪论·上) [法]维龙 [日]中江兆民 著 郑子路 译
艺术的“泛律性”
——近代日本对“日常性美学”的尝试 [日]小田部胤久 著 和晓祎 郑子路 译
北京审美文化研究
历史留影·文学镜像·空间符码:北京城市影像传统与本体审美内涵 杜莹杰 高超
《中国美学》稿约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美学.第14辑》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570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