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高艳
页数:238 页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50047514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简介
《清末民初罪犯作业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术专著系列。
作者简介
高艳,1972年生,黑龙江省绥化市人,历史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任教于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科部。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制早期现代化、近代中国监狱经济转型。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犯罪与改造研究》、《中国监狱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合著《中国监狱史》1部。
相关资料
插图:民国时期较大规模罪犯作业的展开,使罪犯作业的研究因实践的需要而有所深入,也恰恰因此,民国时期对于罪犯作业的研究集中在罪犯作业合理性及如何展开的探讨上。而且,以西化的作业观为统治域,全面移植西方理论所带来的西化味道弥漫于整个民国时期罪犯作业的研究中。这一时期,王元增、孙雄、芮佳瑞、赵琛、林纪东等做了一些研究,都探讨了监狱作业的合理性,并有作业的实施等基本内容,但这些基本内容多为浅尝辄止。王元增曾留学日本专修监狱学,并到过欧洲考察各国监狱,历任奉天地方检察厅检察官、京师模范监狱监狱长等职,对新式监狱的改良有理论探讨也有实践心得,尤其是对罪犯作业及罪犯教诲教育的心得更为深刻,因京师模范监狱的列邦之观听、各省之楷模”①地位,其心得在当时对全国罪犯作业的组织起到一定指导作用。芮佳瑞在《监狱法论》中指出:“监狱者,行使国家刑罚权,自由刑之地也。”“其作用方法,以作业劳役培养其技能,教诲教育感化其恶性。运动卫生健康其体格
本书特色
《清末民初罪犯作业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术专著系列。
目录
节选
《清末民初罪犯作业研究》着力挖掘罪犯作业产生的“源”,重点分析促动因素,说明罪犯作业产生的本土需求、探索、推动与西方影响。包括:我国传统劳役刑罚行刑效果不理想,为罪犯作业得以创办提供了需求前提;清末地方对罪犯作业的试办属于本土的探索,表明罪犯作业的产生存在着内部觉醒;随着清末狱制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罪犯作业的创办被赋予“收回治外法权,争取民族独立”的目标,从而也决定了官方对罪犯作业的大力推行。清末和民国政府在选取以日本监狱为创办模式的基础上,对日罪犯作业进行大规模的考察及制度移植,表明罪犯作业迅速创办的外部动力。《清末民初罪犯作业研究》详细梳理罪犯作业发展的“流”,重点整理典型资料,说明罪犯作业发展缓慢的事实。包括:罪犯习艺所开启了近代监狱罪犯作业的历程,虽然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创办了习艺所,但作业规模并不大;清末模范监狱的试办开创了近代监狱的先河,但创办的总体状况不尽如人意;民国初年的发展计划勾勒了宏伟蓝图,但计划的完成情况说明了罪犯作业举步维艰的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