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再强,张雪松主编
页数:307页
出版社:气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0297941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结合我国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工作的发展和需要,重点归纳了农业气象预报种类和方法,阐明了农用天气预报、农业气象灾害预报、农田水分预报、病虫害气象条件等级预报、农作物生育期及产量预报的原理及方法,总结了农业气象情报和气象服务内容及业务流程,论述了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精细化气候区划的主要原理、步骤及方法,选编了农业气象预报及服务案例。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现代农业气象预报概述
第二节 农业气象预报服务的业务体系
第三节 农业气象预报服务遵循的原则和步骤
第四节 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概述
思考题
第二章 农业气象预报种类与方法
第一节 农业气象预报理论依据与种类
第二节 农业气象预报方法
思考题
第三章 现代农用天气预报
第一节 农用天气预报的概念与要素
第二节 农用天气预报的分类
第三节 中国几种重要农用天气
思考题
第四章 农田土壤水分预报
第一节 农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及预报意义
第二节 农田土壤水分预报原理和方法
第三节 农田灌溉量确定
思考题
第五章 农作物发育期和产量预报
第一节 农作物生育期预报
第二节 作物产量气象预报
思考题
第六章 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等级预报
第一节 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的气象条件
第二节 病虫害发生发展与气象环境的关系
第三节 病虫害发生发展等级预报原理与方法
思考题
第七章 农业气象灾害预报
第一节 农业干旱预报
第二节 小麦干热风预报
第三节 农作物低温冷害预报
第四节 霜冻预报
思考题
第八章 农业气象情报
第一节 农业气象情报及其作用
第二节 农业气象情报的种类与业务流程
第三节 农业气象条件的分析和鉴定
思考题
第九章 现代农业气象服务
第一节 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内容
第二节 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产品
第三节 农业气象服务规范和流程
第四节 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建设
第五节 农业气象服务信息的发布与传播
思考题
第十章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第一节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基本理论
第二节 农业气象灾害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评估
第三节 区域农业脆弱性评估
第四节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思考题
第十一章 农业气候资源与利用
第一节 农业气候资源
第二节 农业气候区划
第三节 农业气候可行性论证
第四节 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
思考题
案例1 2009年常德市双季晚稻及粮食产量预报
案例2 重庆市稻瘟病发生发展气象等级预报
案例3 江苏省2020年4月中旬农业气象旬报
案例4 辽宁省阜新市气象局烤烟早霜预报服务
案例5 江西省赣州市脐橙农业气候区划服务(节选)
案例6 吉林省东部水稻延迟型冷害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
案例7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利用遥感监测冬小麦苗情墒情
案例8 辽西北玉米干旱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脆弱性评估
案例9 基于CERES-Maize模型的吉林西部玉米干旱脆弱性曲线研究
案例10 设施温室风灾指标的提取
案例1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温室小气候预报模型
案例1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一季稻发育期预测模型
案例13 农业现代化气象信息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现代农业气象预报概述
第二节 农业气象预报服务的业务体系
第三节 农业气象预报服务遵循的原则和步骤
第四节 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概述
思考题
第二章 农业气象预报种类与方法
第一节 农业气象预报理论依据与种类
第二节 农业气象预报方法
思考题
第三章 现代农用天气预报
第一节 农用天气预报的概念与要素
第二节 农用天气预报的分类
第三节 中国几种重要农用天气
思考题
第四章 农田土壤水分预报
第一节 农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及预报意义
第二节 农田土壤水分预报原理和方法
第三节 农田灌溉量确定
思考题
第五章 农作物发育期和产量预报
第一节 农作物生育期预报
第二节 作物产量气象预报
思考题
第六章 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等级预报
第一节 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的气象条件
第二节 病虫害发生发展与气象环境的关系
第三节 病虫害发生发展等级预报原理与方法
思考题
第七章 农业气象灾害预报
第一节 农业干旱预报
第二节 小麦干热风预报
第三节 农作物低温冷害预报
第四节 霜冻预报
思考题
第八章 农业气象情报
第一节 农业气象情报及其作用
第二节 农业气象情报的种类与业务流程
第三节 农业气象条件的分析和鉴定
思考题
第九章 现代农业气象服务
第一节 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内容
第二节 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产品
第三节 农业气象服务规范和流程
第四节 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建设
第五节 农业气象服务信息的发布与传播
思考题
第十章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第一节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基本理论
第二节 农业气象灾害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评估
第三节 区域农业脆弱性评估
第四节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思考题
第十一章 农业气候资源与利用
第一节 农业气候资源
第二节 农业气候区划
第三节 农业气候可行性论证
第四节 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
思考题
案例1 2009年常德市双季晚稻及粮食产量预报
案例2 重庆市稻瘟病发生发展气象等级预报
案例3 江苏省2020年4月中旬农业气象旬报
案例4 辽宁省阜新市气象局烤烟早霜预报服务
案例5 江西省赣州市脐橙农业气候区划服务(节选)
案例6 吉林省东部水稻延迟型冷害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
案例7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利用遥感监测冬小麦苗情墒情
案例8 辽西北玉米干旱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脆弱性评估
案例9 基于CERES-Maize模型的吉林西部玉米干旱脆弱性曲线研究
案例10 设施温室风灾指标的提取
案例1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温室小气候预报模型
案例1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一季稻发育期预测模型
案例13 农业现代化气象信息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