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曾国藩传

封面

作者:易孟醇

页数:629

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81113748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论述了曾国藩生平功过是非,探究其内心的历史负荷与无奈,评价其文化史上之地位。为读者了解曾国藩其人、其事、其文提供了极全面的参考。

相关资料

曾国藩者,要其天资亟功名、善变人也。
——章太炎
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
——毛泽东
新历史时期研究者对曾国藩的新思考,《曾国藩传》更稳妥一些,更周密一些,更多一些分析,更少一点简单化,不那么偏颇。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海鸱
《曾国藩传》持论正确而全面,资料丰富而详尽,是研究曾国藩的新成果。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姜铎
作者按史家笔法,全面而客观的论述,科学而冷静的分析,再现了曾国藩的形象,虽然较少艺术性的浓彩重墨的渲染,却更贴近历史的真实,给读者更多理性的启示和教益。
——贵州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林建曾

目录

序言
引子
第一章 是溯到黄帝的家世
第一节 远祖
第二节 近亲
[附录]曾氏世系表
第二章 并不平坦的求仕之路
第一节 肩负长辈的期望
第二节 “早售”之喜
第三节 又一个五年
第三章 京官十二年
第一节 七迁至侍郎
第二节 恪守终生的政治路线
第三节 一本棱角分明的奏章
第四节 幻灭了的补天之术
第五节 “文章 说心腑”
第四章 镇压太平军的前期活动
第一节 从墨经从戎的反对者到践履者
第二节 “曾剃头”的由来
第三节 愤走衡州
第四节 志焉不小
第五节 两个书生,两篇檄文
第六节 初战的悲喜剧
第七节 署鄂抚七天
第八节 第二次投水自尽
第九节 窝囊的两年赣战
第十节 委军回乡
第五章 镇压太平军的后期活动
第一节 第二次墨经从戎
第二节 “舍其枝叶而图其本根”
第三节 为何拒绝西防、东征、北援
第四节 祁门洞开后的迁怒
第五节 争夺安庆之役
第六节 对江浙的经营
第七节 顿兵金陵城下的重重矛盾
第八节 鲜血染红的顶子
第九节 大喜日子里的韬晦三计
第六章 从顶峰到低谷:攻捻中的政治下坡路
第一节 踏上极不情愿的新征途
第二节 曾僧攻捻方略之比较
第三节 怏怏回任两江
第四节 曾李瓜代
第七章 从金陵到保定
第一节 人去心留
第二节 难得的清闲
第三节 勉力撑持
第八章 处理天津教案中的矛盾心态
第一节 “内疚神明,外惭清议”
第二节 一切在逆反中
第三节 时代的悲剧人物
第九章 最后的岁月
第一节 草率定谳刺马案
第二节 整饬绿营尽馀热
第三节 “淡极乐生”
第十章 基本总结之一:政治上的礼治
第一节 以“礼教”为根本
第二节 以“仁刑”为手段
第三节 以“血诚”为保证
第四节 以“恕忍”为条件
第十一章 基本总结之二:军事上的变革
第一节 革绿营之弊,创湘勇之新
第二节 战略战术中的辩证因素
第十二章 基本总结之三:人才上的开拓
第一节 “制胜之道,实在人而不在器”
第二节 广收慎用
第三节 勤教严绳
[附录]幕府主要人物名录
第十三章 值得称许的“师夷智”活动
第一节 地主阶级的自救者
第二节 师夷智的实践者
第三节 经世之学的发扬者
第十四章 经学思想
第十五章 中国古代文化的最后代表
第十六章 师友戚僚名录
第二版后记
第三版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曾国藩传》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55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