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水浒传》图像叙事研究

封面

作者:赵敬鹏 著

页数:412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10022841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水浒传〉图像叙事研究》旨在以《水浒传》为个案和切入点,探讨中国古典小说图像叙事的一般规律。本书作为跨学科研究,具有以下三方面特点。首先,本书系统整理与研究《水浒传》图像叙事,为这一问题域提供了基本文献,而参照图像叙事研究小说的思路,诸如“以图证史”般地探讨《水浒传》朴刀的失传与簪花现象的式微,考察人物性格如何可见,情节的图像阐释等,极大拓展了“水浒学”的疆域,关于这部经典的研究也将展开新的地平线。其次,本书立足文学现实,主要运用“语-图”比较符号学方法开展图像叙事研究,发现图像符号表意的虚指,叙事的独立性,以及传播的模糊性等特点,有力回应了当下学界对图像时代“文学危机”的关切。再次,“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侧重理论思辨,而本书从具体实在的小说出发、从《水浒传》这样的名著出发,“自下而上”地归纳图像叙事特点与规律,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可以与既有研究形成有益的补充。

作者简介

赵敬鹏,南京大学文学博士、东南大学艺术学理论博士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水浒》图像叙事研究”(鉴定等级:优秀)、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入选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兼任《文学与图像》副主编。

本书特色

以《水浒传》为个案和切入点,探讨中国古典小说图像叙事的一般规律我的老家是山西晋城,我现在经常会把做学问这件事情晋城话(化)。例如,晋城话中有“写材料”和“做生活”之说。某人“材料”写得好,那便是写作高手;某人“生活(活儿)”做得细,那又是能工巧匠。在这部著作中,我看到了“写材料”和“做生活”的功夫——资料的细致爬梳,语象的丰富呈现,图像的精心筛选,乃至考证、辨识、析疑,甚至还有罗钢教授所谓的“用第一手文献去颠覆第二手文献”。这样一来,这把小小朴刀的文图分析就既解决了一个学术疑难问题,又显得意趣盎然。
——赵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水浒传》乃传世经典,脍炙人口,与其文本相伴而生的图像五彩缤纷。《〈水浒传〉图像叙事研究》基于经典的语言文本,充分利用该文本的图像史料,以“语-图”关系为核心,深入揭示文学图像的叙事特点及其内涵,是中国古典文学图像研究的佳作!可谓十年磨剑,一书功成!为文学图像学的建构添加了一块坚实的基石!
——陈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所谓图像叙事,就是利用图像讲故事,即让我们看到图像就能够“唤起”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赵敬鹏博士基于文学与艺术的跨媒介视野,发掘了许多独特的图像叙事问题,并运用“语-图”比较方法做出了精彩回答,从而让我们“看到”了隐藏在《水浒传》文本背后的宋人生活:簪花的雅致、水泊的宁静与激荡、英雄好汉“上山”“下山”的复杂心理等。该书集中围绕《水浒传》插图,对其他中国古典小说的图像叙事研究具有方法论启发意义。这是一本兼具学理性与可读性的著作,值得向广大读者推荐。
——龙迪勇(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明清时期《水浒传》图像概观
第一节 《水浒传》 小说插图
第二节 “水浒戏” 曲本插图
第三节 其他类型的《水浒传》图像
第二章 以图证史:《水浒传》名物的消逝
第一节 《水浒传》“朴刀”的失传与图像叙事
第二节 《水浒传》簪花现象的美学意蕴及其式微
第三章 《水浒传》的人物及其图像叙事
第一节 《水浒传》人物性格的可见性及其程式化
第二节 《水浒传》人物图像的面容与德性
第三节 《水浒叶子》与图像的独立叙事
第四章 《水浒传》 情节的图像阐释
第一节 《水浒传》“上山”的图像阐释
第二节 明刊本《水浒传》“招安”的图像阐释
第五章 《水浒传》的图像传播
第一节 《水浒传》图像叙事与“义”的传播
第二节 赛珍珠译本插图与《水浒传》的海外传播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水浒传》图像叙事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559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