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胡云生著
页数:590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7381078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学术准备扎实,研究资源丰富;多种方法并用,分析鞭辟入里;结构逻辑严谨,内容涵盖全面。可以推进党史研究,亦有助于各级党员干部学好党史国史,增加历史意识、学会历史思维、培养历史眼光。本书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党学说,诠释了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的历史自觉,提供了新时代巡视制度拓展创新的历史借鉴。结构谨严,体例得当,具有很强的原创性和时代性特色,是一部有品位、有深度的专著。
作者简介
胡云生,1969年生,河南内乡人,教授,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长期工作在巡视、纪检一线,现任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纪检监察工委书记。学术研究以中共党史、历史地理、民族史为主要方向,出版有《传承与认同:河南回族历史变迁研究》、《黄河与河流文明的历史观察》(与葛剑雄合著)、《A Historical Survey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the River Civilizations》 (Springer)等著述,在《抗日战争研究》《民族研究》《史学月刊》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202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历程与经验研究”等课题。
本书特色
★该书学术准备扎实,研究资源丰富;多种方法并用,分析鞭辟入里;结构逻辑严谨,内容涵盖全面。可以推进党史研究,亦有助于各级党员干部学好党史国史,增强历史意识、学会历史思维、培养历史眼光。
——韩庆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
★该书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党学说,诠释了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的历史自觉,提供了新时代巡视制度拓展创新的历史借鉴。结构谨严,体例得当,具有很强的原创性和时代性特色,是一部有品位、有深度的专著。
——葛剑雄(复旦大学资深教授)
目录
一、问题提出:中共革命成功的多元解释
二、认识误区:既往研究的缺陷和问题
三、理论工具:三重互动中的逻辑构建
四、史料发掘:时代语境下的研究意义
第一章 内外共生:中共巡视制度的路径起点
一、马列政党建设学说的理论溯源
(一)民主集中制原则
(二)群众路线思想
(三)实事求是范式
二、共产国际和联共(布)指导影响的苏联元素
(一)联共(布)领导模式的直接影响
(二)共产国际的远方指令
(三)共产国际的借鉴因素
三、中共革命实践的生成动力
(一)中共建党价值导向的有力推动
(二)中共内部组织结构的直接动因
(三)中共革命实践生存的客观需要
四、中国传统文化根植的本土资源
(一)嵌入中国古代监察思想
(二)借鉴国民政府巡视制度
(三)肇始农民运动特派制度
五、路径起点研究的三重标准
第二章 集中与分权:中共巡视制度的历史分期
一、巡行特派与党内巡视制度发端(1921-1927)
(一)工人运动巡行特派制度的实行
(二)农民运动巡行特派制度的实行
(三)中共党内巡行特派制度的实行
二、条例颁布与党内巡视制度全面实行(1927-1931)
(一)秘密状态下开始形成制度
(二)第一个中央巡视条例出台
(三)第二个中央巡视条例出台
三、“活的领导”与巡视制度党外延伸(1931-1937)
(一)“活的领导”原则的提出
(二)巡视制度在苏区的运用
(三)巡视制度的党外延伸
四、转向调整与专项巡视兴起(1937年以后)
(一)党内巡视制度的及时调适
(二)分类专项巡视的应运而生
(三)群团组织巡视的广泛推行
……
第三章 因时而制:中共巡视制度的运行设计
第四章 多重解构:中央巡视员的实践进路
第五章 不平衡性:地方巡视制度的基本类型
第六章 共时性:地方巡视制度的阶段特征
第七章 民主集中制:中共巡视制度与政党建设
第八章 群众路线:巡视动员与中共革命
第九章 鉴往知来:基本经验与当代借鉴
第十章 余论:1949年以来中共巡视制度的建设与成效
附录 参考征引文献(不完全统计)
后记 感谢生命,我如此幸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