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民国学术经典.中国史系列

封面

作者:钟泰

页数:5390 页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0603003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作者简介

陈青之(1891—1943),又名炎联,号春阳。湖北沔阳(今仙桃市)彭场镇木兰口人。1917年入读北平高等师范(今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科。1919年“五四”运动中被捕入狱。1921年高师毕业后经朝鲜往日本考察教育。归国后始撰《中国教育史》。从事教育工作逾20年。1943年病逝。 著有《中国教育史》、《中国历史朝代图》、《中国疆域变迁图》等。未出版之遗稿有《中国通史》、《中国民族英雄史》、《五十自述》等。
黄忏华,广东顺德人。生卒年不详。欧阳渐(竟无)之高徒。早年留学日本,为柳亚子南社社员。学过梵文与西藏文。自日本返国后,曾任上海《新时报》与《学术周刊》编辑,并在此两刊上发表补白、短评与白话诗。这些东西后合为一书,名《学术丛话》,民国十年八月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曾经著名美学家宗白华(1897—1987)介绍,加入少年中国学会,后在日本留学时主动退出。
于西洋哲学与美学多有研究,撰有《近代美术思潮》(1922)、《哲学纲要》(1922)、《现代哲学概观》(1923)、《西方哲学史》(1923)、《美学略史》(1924)、《近代文学思潮》(1924)、《美术概论》(1927)、《印度哲学史纲》(1936)、《西洋哲学史纲》(1937)等。
钱基博(1887—1959),字子泉,自号潜庐,又号老泉,江苏无锡人。生平主要从事教学著述,先后执教于清华大学、无锡国学专门学校、上海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学校。针基博博学多才,在文学和文学史、经史诸子和文献学等领域均有研究。主要著作有《名家五种校读记》、《文心雕龙校读记》、《现代中国文学史》、《明代文学》、《中国文学史》、《孙子章句训义》及《近百年湖南学风》。

本书特色

《民国学术经典·中国史系列(套装共11册)》:一部内容翔实,体大思精,影响深远的中国教育通史著作。

目录

《中国教育史》目录:编前语第一编 原始氏族社会时代的教育第一期 自商代以上第一章 初民的生活与教育的起源第二章 汉人臆造之上古教育制度第二编 封建时代的教育第一期 西周第三章 西周社会的概观第四章 后人傅会之西周教育制度第一节 学制系统第二节 学校之内容第三节 女子教育第四节 结论第二期 东周第五章 东周之社会与思想第六章 东周教育家及其学说第一节 概论第二节 老子第三节 孔子第四节 墨子第五节 孔门弟子第六节 孟子第七节 庄子第八节 荀子第三编 半封建时代前期的教育第一期 秦汉第七章 半封建社会形成之第一幕第八章 儒家学术之独占与教育第九章 两汉学风第十章 两汉教育制度及其实施第十一章 两汉教育家及其学说第二期 魏晋南北朝第三期 隋唐及五代第四编 半封建时代中期的教育第一期 宋第二期 元第三期 明第五编 半封建时代后期的教育第一期 清第六编 初期资本主义时代的教育第一期 自英法联军至中日之战第二期 自甲午之设至辛亥革命第三期 自民国建元至欧战告终第四期 自五四运动至三一八惨案第五期 自国民政府建都南京至现今《中国建筑史》目录:中国建筑简史第一章 从文字上看到的原始建筑第二章 由穴居进展到宫室第三章 三代的庙堂制度第四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建筑图案第五章 秦汉时代的几座大建筑第六章 受佛教影响的北魏寺院第七章 历史上放奇彩的唐代建筑第八章 朴实的宋代土木工程第九章 蒙古包脱化的元代第十章 朱明建筑的概观第十一章 入主中原后的满清宫殿第十二章 欧化的晚清建筑第十三章 新时代的中国建筑鸟瞰中国建筑绪 论第一章 都邑计划城垣第二章 宫殿第三章 苑囿与园林第四章 坛庙第五章 陵墓第六章 衙署第七章 寺观塔第八章 第宅第九章 桥梁第十章 牌楼第十一章 碑碣《中国佛教史》目录:弁 言凡例第一章 中国佛教之肇始时代第一节 东汉时代之佛教一 汉明帝以前之佛教东来说二 汉明帝遣使西域访求佛道说三 汉末西域译经师之相继东来第二节 三国时代之佛教第三节 西晋时代之佛教第二章 中国佛教之进展时代第一节 东晋时代之佛教一 佛图澄二 道安三 慧远四 鸠摩罗什五 佛驮跋陀罗第二节 南北朝时代之佛教一 南朝与佛教二 北朝与佛教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间之般若思想第四节 毗昙宗第五节 汉地沙门之西行求法第六节 佛道二教之论争第七节 华严初期之讲解流通第八节 律部之翻译及弘通第九节 三论四论初期之讲解流通第十节 法华初期之讲解流通第十一节 成实宗第十二节 涅磐宗第十三节 禅学及禅宗之起原第十四节 地论宗第十五节 摄论宗第三章 中国佛教之光大时代第一节 隋唐时代之佛教一 隋二 唐第二节 三论宗一 三论宗之学统二 三论宗之教义第三节 天台宗一 天台宗之学统二 天台宗之教义第四节 华严宗一 华严宗之学统二 华严宗之教义第五节 法相宗一 法相宗之学统二 法相宗之教义第六节 律宗第七节 净土宗第八节 禅宗第九节 密宗第四章 中国佛教之保守时代第一节 五代之佛教第二节 宋代之佛教第三节 诸宗一 禅宗二 天台宗三 律宗四 华严宗五 净土宗第四节 元代之佛教第五节 明代之佛教第六节 清代之佛教《现代中国文学史》目录:绪论一、文学二、文学史三、现代中国文学史编首一、总论二、上古三、中古四、近古五、近代上编 古文学一、文王闾运章炳麟附黄侃苏玄瑛刘师培 李详附王式通孙德谦附孙雄林纾 马其昶 姚永概附兄永朴二、诗樊增祥 易顺鼎附僧寄禅陈三立 附子衡恪、方恪 陈衍附陈澹然 郑孝胥附弟孝柽 胡朝梁 李宣龚三、词朱祖谋附王鹏运、冯煦 況周颐附徐珂、邵瑞彭、王蕴章四、曲王国维 吴梅附童斐、王季烈、刘富粱、魏最、姚华、任讷下编 新文学一、新民体康有为附简朝亮、廖平、徐勤 梁启超附陈千秋、谭嗣同二、逻辑文严复 章士钊三、白话文胡适附黄远庸跋《中国道教史》目录:第一章 绪言第一节 宗教共同之点第二节 神仙之观念第二章 外人对于道教史之分期第三章 诸书所述道教之起源第四章 道之名义与其演变第一节 子思中庸宋儒朱子所说之道第二节 张衡灵宪广雅列子及宋儒周子所说之道第三节 道家之所谓道第四节 道经之所谓道第五章 道教以前之信仰第一节 古代之巫祝史第二节 秦汉之方士第六章 道教之形成第一节 于吉太平道及张角第二节 《太平清领书》与《太平经》之关系第三节 张陵天师道及孙恩第四节 张天师世系考第五节 寇谦之改革天师道第六节 茅山道与武当道第七章 道教之神第一节 天地间之神第二节 人身中之神第三节 洞天福地第八章 道教之方术第一节 符篆祈禳禁劾诸术第二节 守庚申第三节 房中行跷变化第九章 道教之修养第一节 内丹第二节 存思第三节 导引沐浴第四节 服食烧炼第十章 道教之规律第一节 传受第二节 赏善罚恶第三节 斋戒及清规第四节 诵持第十一章 道佛二教之互相利用第十二章 道佛二教之相排第十三章 唐宋两朝之道教第十四章 道教之流传海外第一节 新罗之花郎第二节 日本之山伏第三节 真腊之八思及其他第十五章 道教经典之编纂与焚毁第一节 《汉书·艺文志》第二节 道教经典之编纂第三节 元代之焚经第十六章 道教之分派第十七章 明清时代之道教第十八章 现在之道藏与辑要第十九章 宫观及道徒第二十章 结论《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文化史(上)》《中国文化史(下)》《中国哲学史》《中国通史要略》《中国画学全史》

节选

《民国学术经典·中国史系列(套装共11册)》包括了:《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文化史(上)》、《中国文化史(下)》、《中国哲学史》、《中国通史要略》、《中国画学全史》、《中国道教史》、《现代中国文学史》、《中国佛教史》、《中国建筑史》和《中国教育史》。《民国学术经典·中国史系列(套装共11册)》旨在网罗民国时期的学术精品,为读者了解和研究民国时期的文化学术成果提供经过校勘整理的读本。编选范围起自1911年民国建立,迄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所选诸书均为大师名家之作,亦择其精善之版本。丛书下又分有若干系列,如西洋史系列、中国史系列、名人名传系列、断代史系列、名人回忆录系列、名人文集系列等,以期对民国时期的文化学术作一全景式呈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民国学术经典.中国史系列》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55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