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吕靖,蔡湘文,付文芳 等
页数:255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1394339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理论篇,主要探讨课程思政的内涵价值与理论基础、数学的文化机理,以及数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方法与路径;下篇为实践篇,主要以大学公共数学课程(大学数学课程中必修的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内容为载体,阐述每个知识单元的发展历程,挖掘该知识单元蕴含的思政元素及涉及相关数学知识的文化韵味,并且编写出“课程思政”教学微案例。
作者简介
吕靖,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长期从事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实践与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工作。主持省、市级教改课题了项,发表教研教改论文20余篇。研究成果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蔡湘文,常德学院教育学院教师,副教授。长期从事数学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具备丰富的教学管理工作经验。曾主持省级课题5项,出版教材多部。
付文芳,湖南都市职业学院数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长期从事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工作。主持省教育厅课题、院级课题各一项,发表论文近10篇。
易思红,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讲师,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持省、市级规划课题3项,发表论文近10篇。
目录
上篇 知其理(理论篇)
第一章 课程思政的内涵价值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课程思政的概念
一、“课程”释义
二、课程思政内涵
第二节 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
一、课程文化发展理论
二、有效教学理论
三、潜在课程理论
四、建构主义理论
第三节 课程思政的特性与要求
一、课程思政的特性
二、课程思政的要求
第二章 数学的文化机理
第一节 数学的特性
一、数学的本质特性
二、数学的功能特性
三、数学的艺术特性
第二节 数学文化的内涵
一、文化的概念
二、数学文化的概念
第三节 数学的文化价值
一、提升逻辑能力
二、唤醒理性精神
三、打破思想桎梏
四、优化人类品格
第三章 数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方法与路径
第一节 数学课程思政建设原则
一、党委领导
二、合作共建
三、务求实效
第二节 数学课程思政建设方法
一、统筹推进与强化支撑
二、自查自纠与外培内训
三、资源融合与要素联动
第三节 数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一、学校院系和教育者的全员参与
二、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融入
三、立体化教育资源的全方位渗透
下篇 行其道(实践篇)
第四章 主宰世界的函数
第一节 函数概念的源与流
一、函数概念的起源
二、函数概念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一章 课程思政的内涵价值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课程思政的概念
一、“课程”释义
二、课程思政内涵
第二节 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
一、课程文化发展理论
二、有效教学理论
三、潜在课程理论
四、建构主义理论
第三节 课程思政的特性与要求
一、课程思政的特性
二、课程思政的要求
第二章 数学的文化机理
第一节 数学的特性
一、数学的本质特性
二、数学的功能特性
三、数学的艺术特性
第二节 数学文化的内涵
一、文化的概念
二、数学文化的概念
第三节 数学的文化价值
一、提升逻辑能力
二、唤醒理性精神
三、打破思想桎梏
四、优化人类品格
第三章 数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方法与路径
第一节 数学课程思政建设原则
一、党委领导
二、合作共建
三、务求实效
第二节 数学课程思政建设方法
一、统筹推进与强化支撑
二、自查自纠与外培内训
三、资源融合与要素联动
第三节 数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一、学校院系和教育者的全员参与
二、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融入
三、立体化教育资源的全方位渗透
下篇 行其道(实践篇)
第四章 主宰世界的函数
第一节 函数概念的源与流
一、函数概念的起源
二、函数概念的发展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