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赵劲
页数:400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7650650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洪堡是现代语言学的鼻祖,是时至今日世界各地的语言学研究者不可绕过的一座高峰。自洪堡过世至今,对洪堡著作的整理和翻译、研究活动一直在持续进行,且不时掀起热潮。因翻译难度较高,国内商务印书馆曾经出过洪堡的语言学译注,译者主要以其英文译本为基础。《洪堡语言哲学和语言学》共4卷,选编了27篇(部)洪堡论著,涵盖了其所有的语言哲学著述和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语言学研究成果,其中13篇(部)为重译,14篇为新译。译文篇目由德国当代有名的洪堡研究学者特拉班特教授(Prof. Trabant)和波尔舍教授(Prof. Borsche)帮助勘定。译文按照时间顺序编排,贯穿了洪堡从1795年至1835年不同的生命时期,以展现洪堡语言思想发展变化的历程。
作者简介
赵劲,浙江绍兴人,德国马尔堡大学哲学博士,国际洪堡奖获得者,同济大学德语语言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德语专著《学术话语对比:文化性作为篇章性的中德比较》《语篇类型传统的跨文化性:中德文化风格的比较》《经济德语作为外国语——一个教学法模型》等,以及德语编著作品多部、中、德文洪堡研究论文多篇。
目录
总序
11.论语法形式的产生及其对观念发展的影响
12.论语言的民族特性(残篇)
13.论美洲语言的动词
14.何种程度上可根据美洲语言的残余来判断美洲原住民从前的文化状态
15.论语言与文字的关系
16.论拼音文字及其与语言构造的关系
17a.论《摩诃婆罗多》中以《薄伽梵歌》著称的片段I
17b.论《摩诃婆罗多》中以《薄伽梵歌》著称的片段Ⅱ
18.语言普遍类型的基本特征
19.致阿贝尔·雷慕萨先生的信:论语法形式的通性以及汉语精神的特性
20.论汉语的语法构造
11.论语法形式的产生及其对观念发展的影响
12.论语言的民族特性(残篇)
13.论美洲语言的动词
14.何种程度上可根据美洲语言的残余来判断美洲原住民从前的文化状态
15.论语言与文字的关系
16.论拼音文字及其与语言构造的关系
17a.论《摩诃婆罗多》中以《薄伽梵歌》著称的片段I
17b.论《摩诃婆罗多》中以《薄伽梵歌》著称的片段Ⅱ
18.语言普遍类型的基本特征
19.致阿贝尔·雷慕萨先生的信:论语法形式的通性以及汉语精神的特性
20.论汉语的语法构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