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成功的真谛(新版)

封面

作者:稻盛和夫

页数:213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0866053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成功的真谛》堪称稻盛流派成功哲学的教科书。
在书中,稻盛和夫从经营哲学的高度全面梳理了自己对生活、工作的理念。作者指出,把困难的事理解得简单,从中发现真理,捍卫真理,只有这样才能成就我们的人生;企业的领导者一定要拥有能称之为“哲学”的高水平的判断标准;只有内心的意愿强烈而持久,才能表现为外在的现象;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提升心性,拓展命运。
一本书读懂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稻盛和夫。

作者简介

稻盛和夫,日本“经营四圣”之一,被称为日本的“经营之圣、人生之师”,作为日本的企业家兼哲学家,在企业经营和人生理念方面均有独到而务实的见解。
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鹿儿岛大学工学部毕业。27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名京瓷Kyocera),52岁创办第二电信(原名DDI,现名KDDI,目前在日本为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讯公司),这两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进入世界500强,两大事业皆以惊人的力道成长。

本书特色

1.日本“经营四圣”之一,《干法》《活法》作者稻盛和夫作品。
稻盛和夫为日本“经营四圣”之一,被称为日本的“经营之圣、人生之师”,作为日本的企业家兼哲学家,在企业经营和人生理念方面均有独到而务实的见解。本书是作者哲学流派的核心作品。
2. 人人都该掌握的管理学思维,精中选精的稻盛和夫思想遗产。
稻盛和夫从经营哲学的高度全面梳理了自己对生活、工作的理念,朴素的语言道出深刻的道理,全面展现稻盛和夫如何于平凡处做出伟大的成绩,于不可能时实现惊人的业绩。
3.本书每一部分都堪称稻盛流派成功哲学的教科书。
作者指出,把困难的事理解得简单,从中发现真理,只有这样才能成就我们的人生;企业的领导者一定要拥有能称之为“哲学”的高水平的判断标准;只有内心的意愿强烈而持久,才能表现为外在的现象;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提升心性,拓展命运。
4.将“干法”、“活法”等理念在一本书中系统阐述,结合东方哲学讨论企业管理、人生经营等话题。
《干法》《活法》是稻盛和夫的畅销书籍,阐释了稻盛和夫在经营企业和人生关系中的感悟。本书将“干法”、“活法”等理念在一本书中系统阐述,全面展示稻盛和夫的精神之道。

目录

第 1 讲 心与经营
人生与经营都是自己内心的反映
看得见的部分和看不见的部分
人类的意识也可以传递给植物
每一个细胞都具有意识
心想事成的条件
内心的多重性
员工的意愿决定企业的命运
社会现象也可由意愿决定
“动机至善”

第 2讲 为什么经营者要懂哲学
经营者必须懂哲学
朴素的伦理观成为判断标准
坚持正确的做人之道
伦理观欠缺的企业得不到发展
经营管理体系不健全的企业得不到发展
请美国的子公司拥有同样的哲学思想
心灵沟通无国界是人类应有的姿态
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也有伦理观
何为经营者应拥有的哲学
神灵宿于万物之中
追寻人的本质
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有意义
只是偶尔扮演了一次主角
不可将才能据为己有
以利他之心经营企业
宇宙大爆炸和宇宙的进化
一切皆幸福是宇宙的法则
怀有利他之心定会成功

第 3讲 向安冈正笃先生学到的经营秘籍
自然向他低下头去
命运是可以改变的—《阴骘录》的启示
人不应遵照天命生活
一帆风顺时不可骄傲自大
通过“为社会、为世人竭尽全力”改变命运
意愿驱使我向 NTT发起挑战
反复自问自答,是否“动机至善,私心了无”
第二电电冲破阻碍获得成功
满招损,谦受益
不可轻视做人之道

第 4讲 人生的目的——人为什么活着
每个人的命运都是与生俱来的
否定命运毫无益处
结果的显现需要时间
《Silver Birch的灵训》的启示
因果报应法则可改变命运
命运和因果报应—人生的两大法则
将感激注入理性之中
松下幸之助成功的基石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灵魂比降生时更加纯净
通过六波罗蜜的修行磨炼心性
怀有利他之心,抑制烦恼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拼命工作是磨炼心性的最佳方法
历经艰辛,人才能成长
将人生目的清晰地铭刻于理性之中

第 5讲 提升心性,磨炼灵魂
人的存在具有重大意义
自然界靠生物链维系
在生活中为社会、为世人竭尽全力
利他之心的原点是感激
想好事、做好事可扭转命运
战胜逆境
停止抱怨,我的人生开始好转
宇宙依靠因果报应法则成立
意愿成就人生
创造好的因,就会产生好的果
创业时的五项誓言
为踏上新的旅程,将灵魂磨炼得更美好
灵魂得到磨炼,人格随之改变
芥川龙之介和小林秀雄的话
“无心”即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成功的真谛(新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550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