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魏兆鹏
页数:258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2073730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循着发生论、对象论和对策论谋篇布局。上篇“抵御信息污染研究的主要条件”有3章,分析了抵御信息污染研究的理论基础、科技背景和社会镜鉴,即阐述发生论。中篇“信息污染的内容和形式”有3章,分析了信息污染内容(违法信息和不良信息的主要类别)及传播的主要表现形式,即阐述对象论。下篇“抵御信息污染的对策体系”有3章,提出和分析了抵御信息污染的十大对策及其构成的完整体系,即阐述对策论。
作者简介
魏兆鹏,1949年生于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政治教育专业1977级学习,毕业获哲学学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95年进修,获结业证书。中央党校国际政治专业2001级在职研究生班学习,毕业获研究生同等学历。
任高等学校教师,授传播学、教育学、青少年运动史等课程。
目录
前言
上篇——抵御信息污染研究的主要条件
第一章 抵御信息污染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抵御信息污染研究与传播学
第二节 抵御信息污染的基本要素
第二章 抵御信息污染研究的科技背景
第一节 科技缓慢发展期的人类信息传馈
第二节 科学技术革命与人类信息传馈
第三节 科技双刃剑性质与人类信息传馈
第三章 抵御信息污染研究的社会镜鉴
第一节 中国古代崇尚儒家文化
第二节 学习鲁迅痛击邪恶的精神
第三节 抵御信息污染构建和谐社会
中篇——信息污染的内容和形式
第四章 违法信息和不良信息(一)
第一节 危害国家类信息
第二节 丑化英模类信息
第三节 淫秽类信息
第四节 暴力类、残酷类、恐怖类信息
第五节 迷信类信息
第五章 违法信息和不良信息(二)
第一节 亵渎文化类信息
第二节 侵扰“三观”类信息
第三节 粗鄙类信息
第四节 戏谑类信息
第五节 颓废类信息
第六节 不实类信息
第七节 无用类信息
第六章 信息污染的传播
第一节 信息污染的几种传播形式
第二节 信息污染的寄寓方式
第三节 信息污染传播的动向
下篇——抵御信息污染的对策体系
第七章 抵御信息污染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第一节 抵御信息污染事关社会的现实稳定
第二节 抵御信息污染事关社会的未来发展
第三节 抵御信息污染的迫切性
第八章 抵御信息污染的对策
第一节 构筑法制环境
第二节 实施社会共治
第三节 强化自律机制
第四节 加强国际合作
第九章 抵御信息污染的对策体系
第一节 构建完整的对策体系
第二节 “和而不同”的对策体系
第三节 抵御信息污染任重道远
主要参考文献
上篇——抵御信息污染研究的主要条件
第一章 抵御信息污染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抵御信息污染研究与传播学
第二节 抵御信息污染的基本要素
第二章 抵御信息污染研究的科技背景
第一节 科技缓慢发展期的人类信息传馈
第二节 科学技术革命与人类信息传馈
第三节 科技双刃剑性质与人类信息传馈
第三章 抵御信息污染研究的社会镜鉴
第一节 中国古代崇尚儒家文化
第二节 学习鲁迅痛击邪恶的精神
第三节 抵御信息污染构建和谐社会
中篇——信息污染的内容和形式
第四章 违法信息和不良信息(一)
第一节 危害国家类信息
第二节 丑化英模类信息
第三节 淫秽类信息
第四节 暴力类、残酷类、恐怖类信息
第五节 迷信类信息
第五章 违法信息和不良信息(二)
第一节 亵渎文化类信息
第二节 侵扰“三观”类信息
第三节 粗鄙类信息
第四节 戏谑类信息
第五节 颓废类信息
第六节 不实类信息
第七节 无用类信息
第六章 信息污染的传播
第一节 信息污染的几种传播形式
第二节 信息污染的寄寓方式
第三节 信息污染传播的动向
下篇——抵御信息污染的对策体系
第七章 抵御信息污染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第一节 抵御信息污染事关社会的现实稳定
第二节 抵御信息污染事关社会的未来发展
第三节 抵御信息污染的迫切性
第八章 抵御信息污染的对策
第一节 构筑法制环境
第二节 实施社会共治
第三节 强化自律机制
第四节 加强国际合作
第九章 抵御信息污染的对策体系
第一节 构建完整的对策体系
第二节 “和而不同”的对策体系
第三节 抵御信息污染任重道远
主要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