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郭贝贝
页数:228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0969191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新时代,推进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金融部门的内在体现,金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金融功能与金融效率,不同的金融结构安排在动员储蓄、分散风险和配置资源等方面各具优劣,进而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经济表现。纵观世界金融发展史,随着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各国金融结构变迁均呈现由“银行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的路径转变。那么,市场导向型金融结构是否比银行导向型金融结构具有更优效率的结构安排?如何优化与调整一国的金融结构,才能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成为学者高度关注且尚未达成共识的问题。当前我国金融体系服务供给与实体经济发展需求的不匹配、不平衡,是引发市场风险加剧与阻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依据前文的理论逻辑、实证分析,要实现“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平衡发展,需推动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协同发展,即在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的同时,也要构建与之匹配的金融体系结构框架。本文通过系统梳理与总结美国、日本与德国的发展经验与教训,提出针对我国金融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一方面要注重“宏-中-微”层面的结构优化,保障实体经济“稳增长”;另一方面要完善金融法律与监管体系,守住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作者简介
郭贝贝,管理学博士,毕业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府经济管理专业,现就职于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助理研究员,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市委党校基地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政府经济管理、宏观金融、国际贸易领域。近5年,在《当代经济管理》《行政管理改革》《湖南社会科学》《金融与经济》《理论视野》《学习与探索》《经济问题探索》《江苏行政学院学报》《天津日报》《中国经济时报》等quan威报纸和核心期刊等公开发表文章30余篇,累计引用次数达70多次。主持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重点调研课题等省部级课题2项,主持天津市厅局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与重点项目、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课题以及国家高端智库课题等10余项。以主要执笔人向党中央、国务院、天津市委市政府递交内参及研究报告6篇,获得主要市领导的肯定性批示,为政府决策与管理实践提供了重大支持。
目录
第一节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创新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创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框架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概念界定
一、金融结构变迁的内涵
二、金融结构的度量
三、经济增长的内涵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金融结构理念的思想萌芽:货币金融理论
二、金融结构理念的正式提出:金融结构理论
三、金融结构理念的拓展研究:金融深化理论与金融约束理论
四、金融结构理念的演进根源:金融内生理论
第三节文献综述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二、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三、文献述评
第三章
金融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理论逻辑
第一节金融结构变迁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逻辑
一、金融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三部门”模型·
二、金融结构动态演变的理论路径
第二节金融体系促进经济增长的实现机制
一、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微观功能与实现形态.
二、金融体系的微观传导机制:四类基本机制
三、金融体系促进经济增长的两种渠道比较
第三节适应经济增长的金融结构动态演变分析
一、金融结构动态演变的实体基础:要素禀赋与主体特征
二、金融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动态均衡形态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四章金融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国际实证
第一节国际层面的金融结构演化趋势
一、全球整体的金融结构演化趋势
二、不同层次的金融结构演化趋势
第二节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构建
一、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动态模型”
二、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静态门槛效应模型”
三、变量选取与指标描述
第三节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国际实证
一、“非线性”动态模型的实证结果
二、变换被解释变量的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国际实证
一、经济增长水平作为门槛变量的分析
二、货币化程度作为门槛变量的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金融结构演变与实体经济:国内检验
第六章引入实体与金融的内在特征的实证分析
第七章金融结构优化的选择与设计:国际经验比较
第八章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