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于福波
页数:208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0969426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农户家庭是一直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组织单元,家庭内部经营的自我服务方式也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农业生产服务方式。但是,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以来,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冲击下,农业生产要素短期内发生剧烈变动,农业生产服务方式也随之发生明显分化,家庭内部经营和生产环节外包经营已经分别成为农户农 业生产的两种主要服务方式。本文主要探讨在农业产中环节,相对于家庭内部经营,农户生产环节外包经营更加具有效率优势吗?农业生产性服务支持政策可以提升粮农生产效率吗?本书的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第一,在理论方面,将农业家庭内部经营方式区分为传统自营和机械自营两种方式,进一步在劳动分工和委托代理框架下,讨论了机械自营和生产环节外包经营的生产效率差异。此外,在技术进步和劳动分工框架下,讨论了传统自营和生产环节外包经营的生产效率差异。第二,在内容方面,将农业家庭内部经营的两种方式,以及两种方式分别与生产环节外包经营的效率进行了实证考察。第三,在公共政策含义上,从农地服务市场发育和农地流转市场发育互动视角,进一步探究农业生产服务支持政策的未来导向。
作者简介
于福波,男,山东栖霞人,中共党员,管理学博士,重庆市社科联规划评奖办挂职干部,重庆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经济、农业经济。长期聚焦于“三农”问题研究,在相关领域主持或参加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村研究》《财贸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并担任国内多家核心期刊匿名审稿人等社会职务。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借鉴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理论借鉴
第三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农业生产服务方式的分化机理阐释
第三节 农业生产服务方式选择的效率差异机制分析
第四章 农业生产服务方式政策演化与粮农生产效率分布特征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农业生产服务方式政策演变
第三节 粮农生产效率测算及分布特征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业生产服务方式选择与粮农生产效率:总体考察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实证研究设计
第三节 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第四节 内生性处理与稳健性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业生产服务方式选择与粮农生产效率:异质性考察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三节 异质性考察结果分析
第四节 内生性处理与稳健性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农业生产服务方式选择与粮农生产效率:政策评估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实证研究设计
第三节 政策评估结果分析
第四节 异质性考察
第五节 机制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借鉴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理论借鉴
第三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农业生产服务方式的分化机理阐释
第三节 农业生产服务方式选择的效率差异机制分析
第四章 农业生产服务方式政策演化与粮农生产效率分布特征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农业生产服务方式政策演变
第三节 粮农生产效率测算及分布特征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业生产服务方式选择与粮农生产效率:总体考察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实证研究设计
第三节 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第四节 内生性处理与稳健性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业生产服务方式选择与粮农生产效率:异质性考察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三节 异质性考察结果分析
第四节 内生性处理与稳健性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农业生产服务方式选择与粮农生产效率:政策评估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实证研究设计
第三节 政策评估结果分析
第四节 异质性考察
第五节 机制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