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永邺
页数:286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10516931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符号学、象征人类学的理论,阐释民族神话记忆中赛会符号的象征意义。作者以哈尼族长街宴作为一个具体的、清晰的、看得见和摸得着的研究案例,在田野调查点的基础上,围绕其来历、活动中的民俗事项及歌舞表演等叙事情节进行诠释,深描各种象征符号在社会情景中表征的内涵,为相关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和运用提供学术指导和建议。
作者简介
陈永邺,男,红河学院民族研究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文化、民族法学、经济学研究。2014到2015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做访问学者。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云南省社科普及规划项目等课题5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60多篇,荣获“2010年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2011年云南大学伍达观教育基金奖”“2014到2015年北京大学进修访问学者优秀成果奖”等多个奖项。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哈尼族神话起源的集体记忆与历史建构
第一节 哈尼族迁徙的神话记忆
第二节 天地人起源的神话记忆
第三节 节日活动来源的神话记忆
第二章 神话记忆里的长街宴
第一节 前人对饮食文化现象的研究
第二节 长街宴考证
第三节 长街宴的类型
第四节 长街宴表征的社会文化心理
第三章 长街宴美食的制作
第一节 食材用料的准备
第二节 佳肴的烹制
第三节 具有民族特色的美食
第四节 长街宴美食的社会文化意涵
第四章 举办长街宴的准则
第一节 寨址的选择
第二节 相关规定的内容
第三节 准则的社会意义
第五章 长街宴主持者“咪谷”及相关仪式的象征意义
第一节 主持人“咪谷”
第二节 杀牛祭磨秋
第三节 “转磨秋”“荡秋千”
第六章 长街宴风姿绰约的佐餐歌舞
第一节 民间歌舞艺术的类型
第二节 民间歌舞艺术的功能和属性
第三节 民间歌舞艺术的价值
第四节 民间歌舞艺术的象征意义
第七章 长街宴的社会学意义及其文化变迁
第一节 长街宴的组织与村寨社会结松
第二节 长街宴的文化变迁
结语 长街宴的发展预期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哈尼族神话起源的集体记忆与历史建构
第一节 哈尼族迁徙的神话记忆
第二节 天地人起源的神话记忆
第三节 节日活动来源的神话记忆
第二章 神话记忆里的长街宴
第一节 前人对饮食文化现象的研究
第二节 长街宴考证
第三节 长街宴的类型
第四节 长街宴表征的社会文化心理
第三章 长街宴美食的制作
第一节 食材用料的准备
第二节 佳肴的烹制
第三节 具有民族特色的美食
第四节 长街宴美食的社会文化意涵
第四章 举办长街宴的准则
第一节 寨址的选择
第二节 相关规定的内容
第三节 准则的社会意义
第五章 长街宴主持者“咪谷”及相关仪式的象征意义
第一节 主持人“咪谷”
第二节 杀牛祭磨秋
第三节 “转磨秋”“荡秋千”
第六章 长街宴风姿绰约的佐餐歌舞
第一节 民间歌舞艺术的类型
第二节 民间歌舞艺术的功能和属性
第三节 民间歌舞艺术的价值
第四节 民间歌舞艺术的象征意义
第七章 长街宴的社会学意义及其文化变迁
第一节 长街宴的组织与村寨社会结松
第二节 长街宴的文化变迁
结语 长街宴的发展预期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