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范振水著
页数:239 页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0123614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作者简介
范振水,河北宁晋人,长期从事外交、领事工作;著有:《国际风云中的中国外交官》、《将军大使王幼平》、《中国护照》,与让·平合著《非洲民主化浪潮中的华裔外交部长》等书。
相关资料
插图:1987年10月7日夜,徐恭德到达利伯维尔。让·平派陈夏尔(洪松青之子)到机场迎接。他在洲际饭店大堂等候。让·平一句中文不会讲;徐恭德一句法文不会讲。二人面对面无法沟通。让·平带着徐恭德来到中国使馆。夜深了,田大使已经睡下,闻报让·平来找,来不及换衣服,穿着睡衣来到楼下。田大使当翻译,舅舅向外甥进行交代:“我工作很忙,不能陪你。给你一辆车,一个司机;吃、住、汽油,你签字即可。”让·平指了指徐恭德的手提箱说,“贵重东西不要放在饭店房间,要随身携带或放在保险柜里。”此时徐恭德手提箱里只有几美元,哪里有贵重东西。二人回到饭店,让·平又给徐留下两个电话号码,画了两个小人:坐着的是办公室电话;躺着的是家里的电话。徐恭德,30出头,从此进入一生中的重大转折,像姥爷当年一样,开始在非洲打拼。他打的第一份工——在一家中国台湾人开的餐馆当跑堂。工作单调,收入微薄,但可以学习语言,学习经营。他很快融入加蓬社会。15年后,徐恭德成了拥有几个商店和仓库的加蓬知名企业家、加蓬华侨协会会长。徐恭德回忆这段经历时对笔者说,“刚到加蓬时,让·平给了我2000美元;我开店贷款,他替我担保;让·平母亲逝世,他向送葬的部长们介绍,徐恭德先生是我的外甥。”表舅这一帮助至关重要,推出了一个企业家。让·平的帮助是一回事,个人的奋斗又是一回事。帮助加奋斗就是成功。徐恭德说,“我从台湾饭馆出来之后,开了一家粮店卖大米,一年失败。从头进行市场调研,接着又开零售店,后又转干批发,进而打人法国人垄断的进出口,从欧洲进口冷冻食品;向我国出口木材
本书特色
《非盟委员会主席:中非人民之骄子》是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节选
《非盟委员会主席:中非人民之骄子》向中国读者介绍的是一位祖籍浙江温州、非洲加蓬共和国的外交部长——具有中国和非洲血统的程家非洲人。他的名字叫让·平。让·平高大魁梧,皮肤深棕色,黑色头发不似中国人那样蓬松,也不似非洲人那样卷曲,一双大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黑色胡子沿嘴唇围了一圈,当他听你谈话时,头略微上仰,那圈胡子显得更加突出。他与黑人坐在一起,像中国人,与中国人坐在一起,则像非洲人。他最像中国人的地方是手和胳膊,黑人的胳膊与脸色一样黑,手背黑,手心不黑,让·平的手心手背和胳膊的肤色与中国人一样。让·平在办公室穿西装,下了班,穿一件非洲式宽松花衬衣。让·平讲一口流利的法语和英语,回到家乡翁布埃,和老乡们讲米耶内语。让·平从出生到19岁,只见过两个中国人——父亲程志平和其同乡洪松青。特定的历史和生活环境,铸造的这位中国人不会讲中国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