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莫玉
页数:266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0954920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一个伟大的人物能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精彩的故事,他们也是后人学习的榜样。卢作孚就是这样一个人。 卢作孚小学毕业既辍学,但是他坚持自学最终成才,他当老师,做记者,成为报纸主笔,担任公职在军阀割据的四川大刀阔斧的实行改革……这些都只是前奏。 他以一个文人的身份,在身无一文的情况下,创办有名的民生公司。民生公司以一条70吨的小船起家,经营长江上的航运业务。在卢作孚的领导下,公司迅速壮大,不仅兼并了川江上所有中国轮船公司,还沉重打击了外资轮船公司的嚣张气焰。 1938年,被称为“中国的敦刻尔克”的大撤退从武汉开始,而执行这次撤退任务的核心就是卢作孚的民生公司。在卢作孚和民生公司的努力下,大量与抗战密切相关的人员和物资从武汉运送到了四川。武汉沦陷时,中国宝贵的工业基础得以保存。 到1949年,民生公司拟拥有148艘江海轮船,投资60多个企事业单位,成为中国优选和最有影响的民营企业集团。
作者简介
莫玉,文学学士,在报纸、杂志等传统纸质媒体发表多篇文章,关注历史、时政等领域,并对各领域有着深刻思考和见解,长期研究唐史和中国商业史。
本书特色
长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中国的内河。所谓内河,就是独有独占,除中国之外,任何国家未经允许都无权进入。然而,在清末和民国时期,长江却成了“国际水域”:由于中国贫弱,帝国主义无视中国的主权,他们的军舰和商船在长江上随意进出,欺压中国人民,掠夺中国资源。这一切,被一个叫做卢作孚的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要义自己的力量将帝国主义赶出长江!
带着这样的信念,卢作孚创办民生公司,以一条70吨的小船起家,在长江上游的四川开始经营航运。10年之后,卢作孚的轮船公司不仅统一了长江上游的中国轮船公司,还迫使实力雄厚的外国轮船公司退出长江上游,也就是说,卢作孚以一己之力收回了长江上游的内河航运权!
然而,就在卢作孚的公司打算更一步时,抗日战争爆发。这场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大的民族危机。面对国家的危难,卢作孚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战的事业中,他的轮船公司以极低的价格向大后方运送人员和物质,并向前线运送兵源和武器。整个抗战期间,卢作孚的公司可谓是损失惨重,但是却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书将向读者展现卢作孚堪称传奇的一生。
全书文笔简洁,深入浅出,故事跌宕起伏,人物形象生动,在故事中感悟历史,在历史中思考人生。
目录
引子
他的离世,惊动了毛泽东和蒋介石
1 意外的流亡——让他奋发图强
范氏孤儿
戊戌变法
旅日十二载
2学成归来——何处能报国?
初试制盐
为官两月
3自办精盐厂——让国人不再吃掺土的盐
考察塘沽
筹集股金
建厂产盐
4 售精盐——打破千年盐业弊病
有盐无市
旧盐商
洋人
夹缝中的生存
5反击日寇——收回青岛日占盐业
谁的盐
收回
6筹备制碱——反击外侵图自强
碱业格局
初步试验
创办永利
陈调甫技术攻关
侯德榜加盟
7成功出碱——为中国化工奠基
调试
黑色的碱
荣誉与艰辛
8 崛起的永利——跻身世界的中国工厂
开战
妥协
公开制碱的秘密
9 中国第一个企业科研机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
设立科研机构
内刊《海王》
10挑战制酸——为中国化工再辟新天地
准备
建厂
11家仇国恨——1937年的沦陷
碱厂沦陷
酸厂劫难
12 为抗战而苦撑——大后方重建工厂
入川
久大川厂
永利川厂
侯氏制碱法
交通线
华西黄海
13艰苦的逃亡——被困日占香港
香港危机
逃亡
14战后的规划——一个实业家的工业梦
战后的规划
再次赴美
胜利前夕
胜利后的艰难
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