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中
页数:124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20818688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稿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系列出版物,研究范围涵盖中国古代文学的各个领域,及时反映当今学界的前沿问题和近期新学术进展,为海内外学术研究提供学术平台。主编为陈尚君,陈尚君,浙江慈溪人,1952年6月15日生于江苏南通,中共党员,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文科资深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
本辑共收录17篇文章,其中包含一个专栏“文本留存与时空延展”,专栏主要讨论了《文选》学及先唐文学研究的有关问题,本辑所收四篇文章,对《文选》研究均在时空向度上,有不同程度的延展。本辑还收录了对屈原生年的研究述论、宋人笔记的词本事研究、宋人整合杂文的策略、日藏稀见明僧别集、《管锥编》的语文诗学等文章,最后为一篇书评。
作者简介
本书由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主办,陈尚君教授主编。陈尚君,浙江慈溪人,1952年6月15日生于江苏南通,中共党员,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文科资深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现任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任重书院院长。代表作品有《全唐诗补编》、《全唐文补编》等。
目录
早期纪年方式与屈原生年研究述论印志远(001)
专栏:文本留存与时空延展
主持人语
——中国《文选》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暨先唐文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特辑徐艳(024)
国际视野中的《文选》版本调查与研究傅刚(026)
“未行之途”:经典的霸道与重写文学史田晓菲(038)
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发覆胡旭(047)
孤悬之雅韵
——西凉武昭王李暠文学创作及其对中原文学的追慕认同钟书林(059)
唐九卿辑补夏婧(083)
构成讯息的故事
——笔记信息的传播与宋人笔记中的词本事赵惠俊(094)
重析“夺胎”“换骨”说及其理论渊源
——以宋诗话的梳理为中心李思弦(111)
从题跋文体的确立看宋人整合杂文的策略谢思岚(124)
朝鲜王朝杜诗接受的互文性阐释
——以朝鲜文人卢守慎为例王琳严明(138)
日藏十一种稀见明僧别集叙录李玉栓(155)
王世贞赠僧诗的功能与风格王镱苏(168)
沈周传世书画真迹所见《沈周集》未收诗文辑考最魏刚(187)
《管锥编》的语文诗学樊梦瑶胡晓明(208)
李向菲《清代陕西金石学研究》序陈尚君(225)
书评
阊阖九叩杜陵秋
——田晓菲主编《九家读杜诗》中的古人、古诗与当代阐释汪习波(230)
专栏:文本留存与时空延展
主持人语
——中国《文选》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暨先唐文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特辑徐艳(024)
国际视野中的《文选》版本调查与研究傅刚(026)
“未行之途”:经典的霸道与重写文学史田晓菲(038)
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发覆胡旭(047)
孤悬之雅韵
——西凉武昭王李暠文学创作及其对中原文学的追慕认同钟书林(059)
唐九卿辑补夏婧(083)
构成讯息的故事
——笔记信息的传播与宋人笔记中的词本事赵惠俊(094)
重析“夺胎”“换骨”说及其理论渊源
——以宋诗话的梳理为中心李思弦(111)
从题跋文体的确立看宋人整合杂文的策略谢思岚(124)
朝鲜王朝杜诗接受的互文性阐释
——以朝鲜文人卢守慎为例王琳严明(138)
日藏十一种稀见明僧别集叙录李玉栓(155)
王世贞赠僧诗的功能与风格王镱苏(168)
沈周传世书画真迹所见《沈周集》未收诗文辑考最魏刚(187)
《管锥编》的语文诗学樊梦瑶胡晓明(208)
李向菲《清代陕西金石学研究》序陈尚君(225)
书评
阊阖九叩杜陵秋
——田晓菲主编《九家读杜诗》中的古人、古诗与当代阐释汪习波(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