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丽丽 等
页数:224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1166019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生物炭对土壤环境(如氮素循环、温室气体等)的调控作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其特殊的理化性质,人们对生物炭作用机制的探索也正是以其特殊的理化性质作为重要靶点,逐步深入,循序渐进。本书拟从生物炭的制备工艺、生物炭对无机氮素吸附性能的影响、生物炭与氮素转化及其氮循环相关微生物、线虫互作关系、生物炭对种子萌发及作物生长的影响等开展论述,为推广生物炭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数据支撑,为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提供技术指点。
作者简介
王丽丽,女,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副研究员,承担了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课题1项;作为任务负责人,参与了十四五重点研发课题(2021YFD1700903)。建立了“中瑞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农业联合实验室”,近五年发表文章40余篇,出版专(译)著5部,参编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学科发展战略—生态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第一完成人完成42.8万字的译著《生态农业原理与实践:引领面向可持续农业的系统转型》;第一完成人完成科技成果鉴定1项(国际先进)。先后获得中国农科院青年英才D类人才、天津市第三批青年拔尖人才(2018年度)等荣誉称号。
目录
第一章 生物质高值炭化功能性材料制备技术
第一节 不同原料类型生物炭制备
第二节 金属改性生物炭制备
第三节 金属-凝胶复合改性生物炭制备
第四节 固定微生物生物炭制备
第二章 不同种类生物炭对无机氮素吸附性能的影响
第一节 不同原料类型生物炭对无机氮素吸附性能的影响
第二节 金属改性生物炭对硝态氮的吸附机制
第三节 金属-凝胶复合改性生物炭对硝态氮的吸附机制
第四节 固定微生物生物炭对铵态氮的吸附机制
第三章 生物炭对氮素转化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第一节 载氮生物炭对设施菜地土壤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第二节 固定微生物生物炭对氮素转化的影响
第三节 复合改性生物炭对硝态氮淋失及氮素转化的影响
第四节 生物炭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第四章 生物炭与土壤氮循环相关微生物、线虫的互作关系
节 不同原料类型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第二节 固定微生物生物炭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第三节 载氮生物炭输入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第四节 不同原料类型生物炭对模式线虫的影响
第五章 生物炭对种子萌发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节 生物炭添加对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的影响
第二节 生物炭对作物氮素利用的影响
第三节 生物炭对番茄立枯病菌的抑制作用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一节 不同原料类型生物炭制备
第二节 金属改性生物炭制备
第三节 金属-凝胶复合改性生物炭制备
第四节 固定微生物生物炭制备
第二章 不同种类生物炭对无机氮素吸附性能的影响
第一节 不同原料类型生物炭对无机氮素吸附性能的影响
第二节 金属改性生物炭对硝态氮的吸附机制
第三节 金属-凝胶复合改性生物炭对硝态氮的吸附机制
第四节 固定微生物生物炭对铵态氮的吸附机制
第三章 生物炭对氮素转化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第一节 载氮生物炭对设施菜地土壤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第二节 固定微生物生物炭对氮素转化的影响
第三节 复合改性生物炭对硝态氮淋失及氮素转化的影响
第四节 生物炭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第四章 生物炭与土壤氮循环相关微生物、线虫的互作关系
节 不同原料类型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第二节 固定微生物生物炭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第三节 载氮生物炭输入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第四节 不同原料类型生物炭对模式线虫的影响
第五章 生物炭对种子萌发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节 生物炭添加对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的影响
第二节 生物炭对作物氮素利用的影响
第三节 生物炭对番茄立枯病菌的抑制作用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