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页数:1120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20913708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24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刷题库》是由中公教育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教师在潜心研究、分析总结各省、市、地区历年考试试题命题特点,结合考试整体发展变化情况的基础,从全国多个省、市、地区考题精选而成。本书由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新课程改革、教学技能、教育写作等八个部分组成,适合考生刷题备考。本书还配有106课时的视频课,同步精讲,针对性更强。
本书特色
适用于教师招聘考试2024-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刷题库
《中公版·2024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刷题库》具有以下特色:1.质量可靠这本《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刷题库》是中公教育教师招聘考试图书研发团队在深入研究全国各地教师招聘考试考题的基础上,从近几年的各地考题中精选而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常考、易错的典型考题的合集。
2.编排合理本书按照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试考查内容的章节逻辑顺序组合而成。章节设计遵循科学的刷题理念。每章开头设置要点回顾,帮助考生回顾本节知识,做好刷题心理准备。之后题目难度分为基础训练、能力提升两个板块,帮助考生循序渐进地练习。在每章末设置本章限时自测,检测学习效果。
3.量大点全本书包含各种类型题目近6000道,真正做到了重要考点不遗漏,常考考点反复练。本书配有详细的答案解析,帮助考生迅速核对答案,复习答错考点,节约时间。
目录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2
第一节教育概述/2
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发展/7
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1
本章限时自测/20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22
第一节教育与社会发展/22
第二节教育与人的发展/28
本章限时自测/37
第三章教育目的/39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基本问题/39
第二节我国教育目的概述/45
本章限时自测/52
第四章学校教育制度/54
第一节学校概述/54
第二节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56
第三节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60
本章限时自测/62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64
第一节教师/64
第二节学生/72
第三节师生关系/75
本章限时自测/78
第六章课程/80
第一节课程概述/80
第二节课程开发/86
第三节课程资源/93
本章限时自测/96
第七章教学/98
第一节教学概述/98
第二节教学过程/100
第三节教学原则/106
第四节教学方法/114
第五节教学模式/123
第六节教学组织形式/127
第七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32
第八节教学评价/136
本章限时自测/141
第八章德育/144
第一节德育概述/144
第二节德育过程/148
第三节德育原则/155
第四节德育的途径与方法/161
第五节德育模式/166
本章限时自测/168
第九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70
第一节班级组织/170
第二节班级管理/172
第三节良好班集体的培养/177
第四节班主任工作/182
本章限时自测/188
第十章课外、校外教育与三结合教育/190
第一节课外、校外教育/190
第二节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194
本章限时自测/197
第十一章教育科学研究/198
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概述/198
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200
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202
本章限时自测/209
第二部分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与心理学/212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历史发展/212
第二节心理的实质/215
本章限时自测//215
第二章认知/217
第一节注意/217
第二节感觉/221
第三节知觉/224
第四节记忆/228
第五节表象与想象/235
第六节思维/238
第七节言语/241
本章限时自测/242
第三章情绪、情感和意志/244
第一节情绪和情感/244
第二节意志/248
本章限时自测/251
第四章个性心理/253
第一节需要、动机与兴趣/253
第二节能力/255
第三节人格/257
本章限时自测/262
第五章社会心理/264
第一部分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268
第一节教育概述/268
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发展/272
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76
本章限时自测/285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288
第一节教育与社会发展/288
第二节教育与人的发展/294
本章限时自测/303
第三章教育目的/306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基本问题/306
第二节我国教育目的概述/312
本章限时自测/320
第四章学校教育制度/323
第一节学校概述/323
第二节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325
第三节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329
本章限时自测/331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333
第一节教师/333
第二节学生/341
第三节师生关系/344
本章限时自测/348
第六章课程/350
第一节课程概述/350
第二节课程开发/357
第三节课程资源/366
本章限时自测/368
第七章教学/371
第一节教学概述/371
第二节教学过程/373
第三节教学原则/379
第四节教学方法/388
第五节教学模式/396
第六节教学组织形式/403
第七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408
第八节教学评价/413
本章限时自测/419
第八章德育/422
第一节德育概述/422
第二节德育过程/427
第三节德育原则/433
第四节德育的途径与方法/438
第五节德育模式/444
本章限时自测/445
第九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447
第一节班级组织/447
第二节班级管理/449
第三节良好班集体的培养/453
第四节班主任工作/458
本章限时自测/465
第十章课外、校外教育与三结合教育/467
第一节课外、校外教育/467
第二节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472
本章限时自测/474
第十一章教育科学研究/476
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概述/476
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478
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481
本章限时自测/487
第二部分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与心理学/490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历史发展/490
第二节心理的实质/492
本章限时自测/493
第二章认知/495
第一节注意/495
第二节感觉/499
第三节知觉/501
第四节记忆/505
第五节表象与想象/512
第六节思维/514
第七节言语/517
本章限时自测/518
第三章情绪、情感和意志/520
第一节情绪和情感/520
第二节意志/523
本章限时自测/526
第四章个性心理/528
第一节需要、动机与兴趣/528
第二节能力/530
第三节人格/532
本章限时自测/537
第五章社会心理/540
第三部分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544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概况/544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545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547
本章限时自测/548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550
第一节学生心理发展概述/550
第二节学生的认知发展/552
第三节学生人格、自我意识和社会性发展/558
第四节学生的个别差异/562
本章限时自测/565
第三章学习与学习理论/567
第一节学习概述/567
第二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570
第三节认知学习理论/575
第四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581
第五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585
本章限时自测/587
第四章学习心理/589
第一节学习动机/589
第二节学习策略/598
第三节学习迁移/605
第四节知识的学习/613
第五节技能的形成/621
第六节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培养/628
第七节态度与品德的形成/636
本章限时自测/645
第五章教学心理/647
第一节教学设计/647
第二节课堂管理/651
本章限时自测/657
第六章心理健康教育/659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659
第二节压力、挫折与心理健康/668
第三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669
第四节心理评估/672
第五节学校心理辅导/673
本章限时自测/677
第七章教师心理/678
第一节教师的职业角色与威信/678
第二节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680
第三节教师专业发展/681
第四节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684
本章限时自测/688
第四部分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690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基本知识/690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范畴/692
本章限时自测/695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697
本章限时自测/706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评价/708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修养/708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评价/711
第三节《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2018年发布)/712
第四节《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714
本章限时自测/715
第五部分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
第一章教育法学基础/718
第一节教育法基本原理/718
第二节教育法制/722
第三节教育法律责任/723
第四节教育法律救济/724
第五节依法执教和教师侵权行为的预防/726
本章限时自测/731
第二章现行主要教育法律法规要点/732
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21年修正)/732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8年修正)/736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009年修正)/740
第四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年修订)/745
第五节《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年修订)/749
第六节《教师资格条例》(1995年发布)/753
第七节《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2010年修正)/754
第八节《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2021年发布)/757
第九节《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2020年发布)/758
第十节教师专业标准(2012年发布)/759
第十一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2006年发布)/761
本章限时自测/762
第三章教育热点与政策/764
第一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764
第二节最新教育政策摘要/765
本章限时自测/769
第六部分新课程改革
第一章新课程改革概述/772
第一节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发展趋势/772
第二节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理念及
目标/772
第三节新课程的结构/775
本章限时自测/777
第二章新课程背景下的转变/778
第一节教学观、教师观的转变/778
第二节学习方式的转变/780
第三节教育评价的转变/781
本章限时自测/784
第七部分教学技能
第一章教学技能概述/786
第二章教学设计技能/787
第一节教学设计/787
第二节教案设计技能/790
第三章课堂教学技能/794
第一节课堂导入技能/794
第二节课堂讲授技能/799
第三节课堂提问技能/800
第四节教学反馈和教学强化技能/805
第五节课堂板书技能/806
第六节课堂教学结束技能/810
第七节课堂教学语言技能/812
本章限时自测/814
第四章教学研究技能/816
第一节教学反思技能/816
第二节说课、听课和评课技能/818
本章限时自测/819
第八部分教育写作
写作题/822
第三部分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826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概况/826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827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828
本章限时自测/829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831
第一节学生心理发展概述/831
第二节学生的认知发展/833
第三节学生人格、自我意识和社会性发展/839
第四节学生的个别差异/843
本章限时自测/845
第三章学习与学习理论/848
第一节学习概述/848
第二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851
第三节认知学习理论/855
第四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863
第五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867
本章限时自测/869
第四章学习心理/871
第一节学习动机/871
第二节学习策略/881
第三节学习迁移/889
第四节知识的学习/897
第五节技能的形成/906
第六节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培养/914
第七节态度与品德的形成/923
本章限时自测/933
第五章教学心理/935
第一节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