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梅红
页数:483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4267529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关帝信仰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反映了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的格局下,中原汉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下,历史上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密切交往,各族群的迁徙及汉族移民的进入,是西南少数民族接受关帝信仰的条件。明清以来,西南各少数民族对关帝信仰的接受,已成为他们宗教生活、民俗文化的一部分,这促使了中华民族共同心理认同的形成,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和稳定。目前学界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关帝信仰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本创新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当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梅红,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传播系教授,硕士生导师,2011-2012年在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访学一年,2010-2013年在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后。新闻史学会编辑出版研究委员会理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通讯评议专家。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参与 2项,主持省部级项目8项,参与3项;出版著作12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多为CSSCI、中文核心等重要期刊,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论文获得第三届中华出版论文优秀奖。先后在英国、澳门、香港、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与地区进行学术交流。从事关公文化研究,与洛阳关林、山西解州关帝庙、当阳关帝庙、福建东山关帝庙、赊店春秋祠、四川小金关帝庙、四川自贡春秋祠、四川盐业博物馆等文管单位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关公文化与关帝信仰概论
第一节 关公文化与关帝信仰
一、历史上真实的关羽
二、关公文化与中国文化“大”“小”传统
三、文化自信与“小传统”
第二节 信仰是关公文化的核心
一、信仰是一个不断被信仰的动态过程
二、信仰是关公文化的核心
三、关帝信仰是民间信仰
第三节 关帝的神格转换及其意义
一、战神:关羽最初的神格
二、财神,战神的变格
三、忠义仁勇——关帝信仰的核心价值
第二章 明清时期西南地区的族群融合
第一节 明清时期西南地区的族群结构变化
一、“非秦即楚”的四川移民
二、大量汉人涌入云南
三、贵州苗疆不苗
第二节 改土归流打破文化传播的壁垒
一、明清时期的改土归流
二、改土归流的影响
第三节 多族群杂居的边地文化
一、儒家为主导的教育文化
二、逐渐汉化的民风民俗
第三章 四种传播力量:基层政府、军事首领、民间组织和商业会馆
第一节 各地行政长官对关帝信仰的推动
一、基层官员对修建关帝庙的推动
二、地方政府对关帝庙的管理
第二节 军事首领的推动作用
一、开疆扩土与军事首领推动修建关帝庙
二、军事活动中关帝信仰的传播
第三节 民间组织中的关帝信仰
一、武圣会与关帝会
二、近代民间秘密组织对关帝的崇拜
第四节 商业会馆对关帝信仰的传播
一、山陕商人修建会馆供奉关帝
二、民族走廊与关帝信仰的传播
第四章 广西恭城瑶族关帝庙会
第一节 田野点的历史文化概况
一、田野点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恭城族群的构成及宗教情况
三、“恭城关帝庙会”的历史
四、“恭城关帝庙会”的码头文化
第二节 恭城关帝庙会的仪式
一、换对联仪式
二、唱戏仪式
三、沐浴仪式
四、暖寿宴仪式
第三节 关帝巡城祭祀仪式
一、巡城祭祀活动的准备
二、关帝巡城前的祭祀仪式
三、关帝巡城仪式
四、“恭城关帝庙会”祭祀仪式的文化内涵
第五章 嘉绒藏族的关帝崇拜
第一节 嘉绒藏族的族源背景概述
一、自然地理情况
二、嘉绒藏族族源概述
三、嘉绒藏族的宗教信仰
第二节 大小金川战役与嘉绒藏族的关帝信仰
一、大小金川战役清兵溃散与苯教之惧
二、战神关帝与两金川战役
三、大小金川战后嘉绒地区的多元宗教融合
第三节 战后清政府对嘉绒藏族地区的管理
一、成都将军与战后两金川地区的管理
二、懋功厅军屯政府与关帝庙
三、懋功厅关帝庙褒扬阵亡将士的功能
第四节 大小金川现有的关帝庙
一、嘉绒藏族地区现存的关帝庙
二、嘉绒地区关帝信仰的特点
三、嘉绒地区关帝信仰的功能
第五节 小金县木坡乡关帝庙的祭祀仪式
一、火冠道士与仙足
二、关爷会的仪式
三、木坡关爷会仪式汉藏融合特点
第六章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关帝传说
第一节 四川藏族、羌族地区的关帝传说
一、藏族地区的关帝传说
二、羌族地区流传的关羽的传说
第二节 其他西南地区关帝信仰的民间传说
一、关羽是火神的传说
二、“磨刀节”“单刀会”与“关公祭”
第三节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流传的关索及关三娘的传说
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索传说
二、关索故事与封建王朝一统西南
第七章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祭祀戏剧中的关帝信仰
第一节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戏剧与关帝信仰的传播
一、三国戏与关公戏
二、关戏的祭祀性、宗教性因素
三、关戏对关帝崇拜的传播作用
第二节 川剧关公戏
一、川剧与红生戏
二、川剧关公戏的剧目
三、川剧关公戏的名角
第三节 傩戏与关帝信仰
一、少数民族傩神系统中的关羽
二、西南地区傩戏中的戏神关羽与关索
三、西南地区傩戏关公戏、关索戏的象征意义
第四节 族群融合视野下的关公戏
一、族群叙事与历史记忆
二、戏剧仪式与族群话语权的建立
三、关羽符号与移民社会
第八章 典籍系统中的关帝信仰
第一节 《三国演义》与少数民族的关帝信仰
一、《三国演义》完善了关羽的神格与神像特征
二、《三国演义》向少数民族传播了关公文化
第二节 西南地区鸾堂善书对关帝信仰的传播
一、扶乩与鸾仙关羽
二、清末西南地区善书中宣扬“关帝当玉皇”
第三节 清代藏传佛教典籍与关帝信仰在藏族地区的接受
一、章嘉·若必多吉国师与《关老爷之祈供法》
二、土观·洛桑曲吉尼玛活佛与《三界命主贡玛赤尊赞祈文》
结语
附录1 参考文献
附录2 西南地区部分关帝庙碑文
附录3 明清时期方志中的关帝庙
附录4 部分西南地区现存武庙
附录5 西南地区关帝信仰部分民俗
附录6 当代的关公民俗活动
后记
第一章 关公文化与关帝信仰概论
第一节 关公文化与关帝信仰
一、历史上真实的关羽
二、关公文化与中国文化“大”“小”传统
三、文化自信与“小传统”
第二节 信仰是关公文化的核心
一、信仰是一个不断被信仰的动态过程
二、信仰是关公文化的核心
三、关帝信仰是民间信仰
第三节 关帝的神格转换及其意义
一、战神:关羽最初的神格
二、财神,战神的变格
三、忠义仁勇——关帝信仰的核心价值
第二章 明清时期西南地区的族群融合
第一节 明清时期西南地区的族群结构变化
一、“非秦即楚”的四川移民
二、大量汉人涌入云南
三、贵州苗疆不苗
第二节 改土归流打破文化传播的壁垒
一、明清时期的改土归流
二、改土归流的影响
第三节 多族群杂居的边地文化
一、儒家为主导的教育文化
二、逐渐汉化的民风民俗
第三章 四种传播力量:基层政府、军事首领、民间组织和商业会馆
第一节 各地行政长官对关帝信仰的推动
一、基层官员对修建关帝庙的推动
二、地方政府对关帝庙的管理
第二节 军事首领的推动作用
一、开疆扩土与军事首领推动修建关帝庙
二、军事活动中关帝信仰的传播
第三节 民间组织中的关帝信仰
一、武圣会与关帝会
二、近代民间秘密组织对关帝的崇拜
第四节 商业会馆对关帝信仰的传播
一、山陕商人修建会馆供奉关帝
二、民族走廊与关帝信仰的传播
第四章 广西恭城瑶族关帝庙会
第一节 田野点的历史文化概况
一、田野点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恭城族群的构成及宗教情况
三、“恭城关帝庙会”的历史
四、“恭城关帝庙会”的码头文化
第二节 恭城关帝庙会的仪式
一、换对联仪式
二、唱戏仪式
三、沐浴仪式
四、暖寿宴仪式
第三节 关帝巡城祭祀仪式
一、巡城祭祀活动的准备
二、关帝巡城前的祭祀仪式
三、关帝巡城仪式
四、“恭城关帝庙会”祭祀仪式的文化内涵
第五章 嘉绒藏族的关帝崇拜
第一节 嘉绒藏族的族源背景概述
一、自然地理情况
二、嘉绒藏族族源概述
三、嘉绒藏族的宗教信仰
第二节 大小金川战役与嘉绒藏族的关帝信仰
一、大小金川战役清兵溃散与苯教之惧
二、战神关帝与两金川战役
三、大小金川战后嘉绒地区的多元宗教融合
第三节 战后清政府对嘉绒藏族地区的管理
一、成都将军与战后两金川地区的管理
二、懋功厅军屯政府与关帝庙
三、懋功厅关帝庙褒扬阵亡将士的功能
第四节 大小金川现有的关帝庙
一、嘉绒藏族地区现存的关帝庙
二、嘉绒地区关帝信仰的特点
三、嘉绒地区关帝信仰的功能
第五节 小金县木坡乡关帝庙的祭祀仪式
一、火冠道士与仙足
二、关爷会的仪式
三、木坡关爷会仪式汉藏融合特点
第六章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关帝传说
第一节 四川藏族、羌族地区的关帝传说
一、藏族地区的关帝传说
二、羌族地区流传的关羽的传说
第二节 其他西南地区关帝信仰的民间传说
一、关羽是火神的传说
二、“磨刀节”“单刀会”与“关公祭”
第三节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流传的关索及关三娘的传说
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索传说
二、关索故事与封建王朝一统西南
第七章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祭祀戏剧中的关帝信仰
第一节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戏剧与关帝信仰的传播
一、三国戏与关公戏
二、关戏的祭祀性、宗教性因素
三、关戏对关帝崇拜的传播作用
第二节 川剧关公戏
一、川剧与红生戏
二、川剧关公戏的剧目
三、川剧关公戏的名角
第三节 傩戏与关帝信仰
一、少数民族傩神系统中的关羽
二、西南地区傩戏中的戏神关羽与关索
三、西南地区傩戏关公戏、关索戏的象征意义
第四节 族群融合视野下的关公戏
一、族群叙事与历史记忆
二、戏剧仪式与族群话语权的建立
三、关羽符号与移民社会
第八章 典籍系统中的关帝信仰
第一节 《三国演义》与少数民族的关帝信仰
一、《三国演义》完善了关羽的神格与神像特征
二、《三国演义》向少数民族传播了关公文化
第二节 西南地区鸾堂善书对关帝信仰的传播
一、扶乩与鸾仙关羽
二、清末西南地区善书中宣扬“关帝当玉皇”
第三节 清代藏传佛教典籍与关帝信仰在藏族地区的接受
一、章嘉·若必多吉国师与《关老爷之祈供法》
二、土观·洛桑曲吉尼玛活佛与《三界命主贡玛赤尊赞祈文》
结语
附录1 参考文献
附录2 西南地区部分关帝庙碑文
附录3 明清时期方志中的关帝庙
附录4 部分西南地区现存武庙
附录5 西南地区关帝信仰部分民俗
附录6 当代的关公民俗活动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