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柴科夫斯基致梅克夫人书信选

封面

作者:高士彦

页数:255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10306628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1876年柴科夫斯基结识了梅克夫人,作曲家与其音乐赞助人之间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通信交往,存于后世的近五百封书信展现了这段后人津津乐道的乐坛佳话。
本书是经典中译本的全新修订,遴选柴科夫斯基致梅克夫人的书信并整理为四个音乐话题——谈音乐、谈作品、谈音乐家和旅行音乐见闻。私信中的柴科夫斯基毫无保留,其艺术理念、创作构思、独特天性、精神状态尽现笔端。对广大乐迷读者而言,那些坦诚的文字宛如跨越时空的倾谈。

作者简介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1840—1893),俄罗斯作曲家、指挥家,在交响曲、管弦乐、歌剧、芭蕾舞剧、室内乐、声乐等体裁均留下经典之作。1893年由剑桥大学授予名誉音乐博士学位。

高士彦(1927—2014),音乐翻译家(笔名逸文),人民音乐出版社编审,译有《柴科夫斯基论音乐与音乐家》(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柴科夫斯基论音乐创作》(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柴科夫斯基书信选》(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等,著有《柴科夫斯基》(外国音乐欣赏丛书,王次炤等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23年)等。

本书特色

本版增补了大量相关注释以便理解,例如,在信中分享创作构思、出版经过与演出反响的大量作品的相关信息,信中某一话题的起因与后文,同其他艺术界友人对相关话题的横向探讨,信中提到的人物、作品、机构、团体、现象以及19世纪的时代语境和文艺氛围等。信中谈及的大部分柴科夫斯基作品都附正版音频二维码,便于读者了解文中所指,跟随柴科夫斯基的自述欣赏音乐,走近其创作生活和艺术家生涯。

目录

译序 柴科夫斯基及其书信
第一次通信
谈音乐
这纯粹是个抒情的过程
灵感并非召之即来的客人
我是怎样工作的
从草稿到定稿的工作阶段
我绝不认为音乐专家是永不犯错的
我现在也和当年一样,对自己不满
什么是标题音乐
它使我产生了多么矛盾的感觉
最大的幸福是世上有另一个与我相知的心灵
我过去和现在都是以一颗挚爱的心真诚地创作
从事理论研究的音乐家和作曲家之间有极大差异
谈作品
歌剧《督军》(Op.3)
第一交响曲《冬日之梦》(Op.13)
歌剧《铁匠瓦库拉》(Op.14)
第二交响曲(Op.17)
交响幻想曲《暴风雨》(Op.18)
第一钢琴协奏曲(Op.23)
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Op.24)
交响幻想曲《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Op.32)
小提琴协奏曲(Op.35)
第四交响曲(Op.36)
第一组曲(Op.43)
第二钢琴协奏曲(Op.44)
《意大利随想曲》(Op.45)
《弦乐小夜曲》(Op.48)
《1812序曲》(Op.49)
钢琴三重奏(Op.50)
第二组曲(Op.53)
《儿童歌曲16首》(Op.54)
第三组曲(Op.55)
《曼弗雷德》(Op.58)
第五交响曲(Op.64)
芭蕾舞剧《睡美人》(Op.66)
歌剧《黑桃皇后》(Op.68)
谈音乐家
莫扎特(1756-1791)
贝多芬(1770-1827)
柏辽兹(1803-1869)
格林卡(1804-1857)
拉罗(1823-1892)
勃拉姆斯(1833-1897)
圣-桑(1835-1921)
拉罗什(1845-1904)
塔涅耶夫(1856-1915)
帕胡尔斯基(1859-1921)
“强力集团”
旅行音乐见闻
意大利人的节奏感令我很感兴趣
我终究是,而且永远是心向俄国的
每个意大利人都是天生的好歌手
继续生活在不折不扣的冬季气候之中
我饶有兴趣地观察着合唱指
很难设想会有比这更加理想的住处了
幸福生活的时光只有离开时才感到珍贵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柴科夫斯基致梅克夫人书信选》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540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