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粤港澳大湾区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研究与金湾案例

封面

作者:张辰 吕永鹏 主编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

页数:202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11229312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全书共6章24节。首先,简要说明大湾区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与必要性;其次,分析了大湾区联围感潮河网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基础与思路,总结提出了4个适用于联围感潮河网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思路及4项通用的低影响开发设施技术;再次,对珠海金湾海绵城市建设顶层设计方案、建设机制与技术保障进行了总结。其中顶层设计包括海绵专项规划和试点区建设系统方案两个,基于金湾区当前及长远发展所面临的“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四水调研,并经科学论证后提出,症状摸得准确、指标定得科学、路线选得合理。建设机制与技术保障,主要从市区统筹协作、注重制度保障、规范监管流程、健全标准体系、加强宣传引导、强化资金保障、构架监控平台七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阐述;然后,对珠海金湾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成效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通过城市老旧社区改造为主的金湾海绵城市建设PPP项目和近十年新规划建设的航空新城C片区两个案例对试点期间通过打造样板项目、构建典型片区的实践做法进行了概括总结;最后,对珠海市金湾区7年海绵城市的特色经验与成功做法总结提炼出6条具有金湾特色的建设经验,可供大湾区联围感潮河网地区城市借鉴。
相较已成书的各类“海绵城市”专著,本书系统性较强,从基础条件的调研、建设思路的梳理、顶层设计方案的阐述,到建设机制与技术保障的介绍、特色经验的阐析,层层递进,形成完整的成书体系;又贵在抽丝剥茧,深入剖析,将7年的实践工作挖掘和提炼出许多宝贵经验,极具可复制、可推广、可应用的价值,细细研读本书的第4章“珠海金湾海绵城市建设机制与技术保障”和第6章“联围感潮河网地区海绵建设特色与经验”,作为读者的你一定收获颇丰。

本书特色

海绵城市作为在对固有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对城市水安全和水环境进行治理维护的新理念,可有效的控制并削减径流总量对城市的影响,并且借用生态自净的能力减少径流带来的污染,同时削减高峰流量对城市水系统产生的压力。为了响应国家对城市生态治理的新理念,即大力开展海绵城市的铺展工作,作为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试点,不仅考虑到珠海的水文地理特征优势,作为经济特区在全国也有着勇于创新的示范带头作用。金湾区作为珠海市海绵城市的典型试点区,有着面积最大、项目类型最全、问题最具代表性的特点,金湾区的海绵城市成功建设也可以为粤港澳大湾及国内其他亚热带滨海地区提供宝贵的经验。
关于珠三角流域入海口联围感潮河网区域的海绵城市建设经验,尚无同类型专著进行讨论,仅有长江中下游区域有《平原河网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研究与临港案例》等相关书籍。本书对金湾区的海绵城市建设方案与技术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归纳,首先确定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其次对本地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的适用性进行了探索研究,同时对传承水文化推动非遗的进行探究与实践,也对道路机非隔离带海绵调蓄设施进行了创新作法研究,也提到了联围建成区内涝积水点的整治思路与具体实践,除此之外,室外大型开放公共活动空间建设海绵城市的方法也有所涉及,使用蓝绿灰融合排水设施进行实践和探究。对代表性强、投资效益高、可推广性强的建设方案或研究案例,逐一进行了分析讲解。对于我国具有同类型亚热带/热带海洋性气候的广东,广西,海南的沿海地区,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有着示范作用及参考价值。并且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对邻近东南亚国家有着类似气候的区域,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目录

第1章 粤港澳大湾区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第2章 粤港澳大湾区联围感潮河网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基础与思路
第3章 珠海金湾海绵城市建设顶层设计方案
第4章 珠海金湾海绵城市建设机制与技术保障
第5章 珠海金湾试点区建设成效与典型建成区案例
第6章 联围感潮河网地区海绵建设特色与经验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粤港澳大湾区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研究与金湾案例》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539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