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茶:一片树叶的传说与历史

封面

作者:[荷兰]乔治·范·德瑞姆

页数:872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2280396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印度、欧洲、美国……茶在全球扩散的历史却不只是茶本身的历史,各种与茶有关的故事交织成了一部全球史。我们可以看到,茶叶经济是唐宋时期中国经济和军事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艺术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茶叶促进了中日、中韩文化的交流;茶是航海、英荷战争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决定性因素。 茶的历史是全球化的传奇,可惜的是许多关于茶的流行思想和许多流行的茶历史充满了神话和错误。本书以将近800页的厚重文本,讲述了喜马拉雅山脉东部高地上隐藏的茶的起源、古老民族的饮茶方式、中国将茶的发扬光大、因茶而变的人物命运……让我们跟随茶的脚步,跨过大海,穿越沙漠,去探究被众多现代外衣包装、作为今日全球饮料的茶的真相。

作者简介

乔治·范·德瑞姆(George van Driem),伯尔尼大学名誉教授,印度理工学院古瓦哈蒂分校杰出客座教授,爱丁堡大学高级研究院伊莎贝尔·达尔豪西研究员。曾为喜马拉雅山以前未描述的语言,即林布语(Limbu)、杜米语(Dumi)、邦唐语(Bumthang)和宗喀语(Dzongkha)写过若干语法书。在不丹,他在不丹政府的主持下对该王国进行了一次语言调查,收集了三种以前不为科学所知的语言的第一批语言数据,即洛普语(Lhokpu)、工德语(Gongduk)和黑山门巴语(Black Mountain M?npa)。除了语言描述和大量科学文章外,他还出版了两卷本Languages of the Himalayas(2001)和Ethnolinguistic Prehistory (2021)。

目录

前 言 28
地图和图例 9
地图 9
图例 9
第一章 原始茶的起源 1
人种语言学角度的简序 1
茶树的多样性及其部分近亲 12
拨开时间迷雾,寻踪原始茶 18
一个源于古跨喜马拉雅语系的表达茶的词根 22
一个源于古澳亚语系的茶字词根 24
腌渍的食用茶转变为发酵的饮用茶 34
茶的原初故乡中茶字的古代和现代词根 36

第二章 茶在中国的传播 39
关于茶的文字记载 39
汉字“荼”到“茶”的演变 43
从汉代到隋代 46
茶在唐代走向兴盛 52
石桥下的弃婴,日后的茶圣 53
茶圣长大成人 55
陆羽的著作及晚年 57
茶与沏茶之水 59
茶文化和瓷器的繁荣 61
西藏人饮茶始于唐朝 69
茶税的征收始于唐朝 72
包围圈中的宋朝 73
宋朝的精致之道 77
中国茶文化在明代的中兴 84
宝岛台湾 88
清代及中国六色茶系的形成 96
中国绿茶家族 104
白茶及白化栽培种 108
中国黄茶 111
青茶、乌龙茶和岩茶 111
中国红茶 114
中国发酵茶或黑茶 119
花茶、草本代茶饮、潘趣酒和鸡尾酒 127

第三章 茶传播至日本和朝鲜半岛 135
茶初入日本 135
茶再入日本 137
佛教寺院中的茶礼 145
斗茶和俗界中的茶 146
能阿弥将茶从茶亭引入室内 148
战乱时代的宁静绿洲 151
武野绍鸥接续珠光未竟的事业 155
千利休 156
由“利休七哲”发展出的茶道流派 161
通过千氏家族传承的茶道流派 164
茶道的固化 168
碾茶和抹茶的生产与制作 170
日本的烘青绿茶,又叫釜炒茶 172
煎茶、新茶和番茶 177
冠茶、玉露茶和鲜味 184
其他各种日本茶 190
日本茶文化走出国门 192
日本茶树的栽培品种及茶叶生产 194
日本茶的创新和怀旧式复归 197
一种有日文名却非日本的茶饮料 199
茶抵达朝鲜半岛 201
朝鲜半岛茶的复兴 205

第四章 东西方的相遇: 勇敢的葡萄牙人 208
陷入困境 208
丝绸之路上的茶 214
起航前往日本 218
受到意外欢迎 224
要的是丝绸、白银而非茶叶 227
一杯茶 233
茶道、乌龙茶与基督教的传播 236
关于茶礼的更多记录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茶:一片树叶的传说与历史》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538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