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朱浩 著
页数:381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30722125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由于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中国戏曲研究也不应局限于以“文字”为载体的文学、文本和文献,为了综合、立体地呈现中国戏曲史及其历史演进的面貌,推进中国戏曲研究,戏曲图像研究本为题中应有之义。本书以戏曲为本位,将“明清戏曲图像”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结合戏曲史和美术史,既从历时性角度探讨明清戏曲图像本身发展演化的进程、脉络、特征及其文化生态,也将图像作为史料解决戏曲目前的具体问题,从总体上揭示其对中国戏曲史的意义。
作者简介
朱浩,1986年生于江苏沐阳,于南京大学文学院获戏剧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兴趣为中国古代戏曲、明清戏曲图像,在《文艺理论研究》《读书》《戏剧艺术》《文化遗产》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王国维戏曲论文奖三等奖、中华戏剧学刊联盟青年优秀论文奖等。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分类释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总体构想
第一章 明清戏曲版画
第一节 明清戏曲刊本插图述略
第二节 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明代戏曲插图与舞台演出关系献疑
第三节 明清其他刊本中的演剧图与戏扮绣像
第四节 靠旗的产生、演变及其戏曲史背景——以图像为中心的考察
第五节 明清戏曲叶子
第二章 明清戏曲绘画(一):演剧图
第一节 从附庸到独立:演剧图的“扩张”
第二节 从演剧习俗到美术传统:论中国古代演剧图中的“窥帘”风尚及其成因
第三节 民间社火“走会”图中的戏曲表演以及木偶戏、影戏图
第三章 明清戏曲绘画(二):戏曲人物画
第一节 清中叶以来戏曲人物画的兴起
第二节 宫廷演剧的奢华和帝后的私赏物:清宫戏曲人物画
第三节 戏曲脸谱与面具
第四章 明清民间工艺品中的戏曲图像:戏曲年画
第一节 年画:最深入民间的戏曲图像
第二节 “戏曲年画”的界定与分类
第三节 从清代年画中辑出的一份戏单
第四节 戏出年画不早于清中叶——论《中国戏曲志》“陕西卷”“甘肃卷”中时代有误之年画
第五节 年画对戏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第五章 其他明清民间工艺品中的戏曲图像
第一节 建筑雕饰中的“人马戏文”
第二节 戏曲泥塑
第三节 瓷器上的戏画
第四节 剪纸(熏画)与织绣中的戏曲图像及其他
结语 中国古代戏曲图像研究刍议
图版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分类释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总体构想
第一章 明清戏曲版画
第一节 明清戏曲刊本插图述略
第二节 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明代戏曲插图与舞台演出关系献疑
第三节 明清其他刊本中的演剧图与戏扮绣像
第四节 靠旗的产生、演变及其戏曲史背景——以图像为中心的考察
第五节 明清戏曲叶子
第二章 明清戏曲绘画(一):演剧图
第一节 从附庸到独立:演剧图的“扩张”
第二节 从演剧习俗到美术传统:论中国古代演剧图中的“窥帘”风尚及其成因
第三节 民间社火“走会”图中的戏曲表演以及木偶戏、影戏图
第三章 明清戏曲绘画(二):戏曲人物画
第一节 清中叶以来戏曲人物画的兴起
第二节 宫廷演剧的奢华和帝后的私赏物:清宫戏曲人物画
第三节 戏曲脸谱与面具
第四章 明清民间工艺品中的戏曲图像:戏曲年画
第一节 年画:最深入民间的戏曲图像
第二节 “戏曲年画”的界定与分类
第三节 从清代年画中辑出的一份戏单
第四节 戏出年画不早于清中叶——论《中国戏曲志》“陕西卷”“甘肃卷”中时代有误之年画
第五节 年画对戏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第五章 其他明清民间工艺品中的戏曲图像
第一节 建筑雕饰中的“人马戏文”
第二节 戏曲泥塑
第三节 瓷器上的戏画
第四节 剪纸(熏画)与织绣中的戏曲图像及其他
结语 中国古代戏曲图像研究刍议
图版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