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芸
页数:294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30823928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以图像传递信息是当今社会的重要文化现象。本书作者从艺术史与美学的双重视角聚焦艺术的视觉性问题展开有关艺术风格、艺术家、艺术作品等诸多方面的探讨。本书以艺术史的发展为线索,围绕“古典艺术的视觉表征”与“现代主义艺术的视觉实验”两大主题进行跨学科、跨媒介、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将美学与艺术实践有机联系起来,将具体的艺术作品分析视为艺术史与美学问题所探索的理念借以彰显的途径,旨在不同媒介、不同时期的视觉图像的相互关系中探索新的视觉形式。
作者简介
陈芸: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 2015),德国德累斯顿国家艺术博物馆客座研究员(2019)。学术兴趣集中在艺术理论与美学、艺术创意设计、跨媒介文化研究等领域。在《美术》《美术观察》《造型艺术》《人民音乐》《音乐与表演》《文化研究》等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著有《音乐审美的视觉化转向》。
本书特色
★我们的历史感官正变得越来越视觉化。
——赫伊津哈(Johan Huizinga)
★视角幻觉主义的力度就在于它所揭示的似乎不仅仅是外部可见的世界,而是理性灵魂的本质,所再现的恰恰是这个理性灵魂的视界。
——米歇尔(William John Thomas Mitchell)
★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有相当一部分实际出自你的想象。
——布莱森(Bill Bryson)
目录
上篇:古典主义艺术的视觉表征
第一章 古典风格的双重面相
第一节 古典范式:文艺复兴艺术审美之维
第二节 虚假的古典主义:艺术发展的危险信号
第三节 平静与骚动:古典风格的双重面相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样式主义风格及其视觉表征
第一节 样式主义概念辨析
第二节 浪漫的回旋:重估样式主义艺术的审美价值
第三节 古典的变形:样式主义艺术的视觉表征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图像的听觉隐喻与审美张力——16至17世纪音乐图像学研究
第一节 图像的听觉隐喻
第二节 自我意识与身份认同
第三节 情感表现的审美张力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维米尔的视觉策略
第一节 专注:剧场性与反剧场性
第二节 物件:隐喻与象征
第三节 动机:“丘比特”图式与再现方式
第四节 维米尔的视觉策略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统与欲望:从大卫到德拉克罗瓦
第一节 艺术整体观和“太公法则”
第二节 连续与断裂:两种艺术史发展观
第三节本章 小结
下篇:现代主义艺术的视觉实验
第六章 毕加索的“吉他”主题与变奏创作
第一节 何谓变奏
第二节 变奏创作Ⅰ:蓝色时期(1901—1904)
第三节 变奏创作Ⅱ:分析立体主义(1909—1912)
第四节 变奏创作Ⅲ:综合立体主义(1912—1915)
第五节 变奏创作Ⅳ:古典主义时期(1917—1923)
第六节 变奏创作V:超现实主义时期(1924—1932)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视觉音乐及其视觉性表征
第一节 康定斯基与视觉音乐
第二节 视觉传媒技术与观看模式
第三节 视觉音乐的视觉性表征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赵无极的抽象抒情与中国艺术精神
第一节 抽象符号的线性抒情
第二节 空间意境的结构营造
第三节 光影时空的诗性叙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杜尚的“管道雕塑”
第一节 杜尚与《泉》
第二节 再论“何谓艺术”
第三节 艺术观念与观念艺术
第四节 媒介的跨界与融合
第五节 重塑审美文化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凯奇的音乐视觉实验
第一节 作为声音媒介的乐音序列
第二节 制造无声音乐的可能性事件
第三节 呈现生命样态的时空观念
第四节 本章小结
附录
1.用优雅之光照亮艺术——帕米贾尼诺与德累斯顿国家艺术博物馆历代大师美术馆里的样式主义绘画
2.女性经历过文艺复兴吗
3.丢勒的植物水彩画的视觉表征
4.德累斯顿的“新”维米尔——访德累斯顿国家艺术博物馆历代大师美术馆总监科雅博士
5.西方后现代主义观照下的当代视觉艺术文化研究——访加拿大康科迪亚大学段炼教授
致谢
第一章 古典风格的双重面相
第一节 古典范式:文艺复兴艺术审美之维
第二节 虚假的古典主义:艺术发展的危险信号
第三节 平静与骚动:古典风格的双重面相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样式主义风格及其视觉表征
第一节 样式主义概念辨析
第二节 浪漫的回旋:重估样式主义艺术的审美价值
第三节 古典的变形:样式主义艺术的视觉表征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图像的听觉隐喻与审美张力——16至17世纪音乐图像学研究
第一节 图像的听觉隐喻
第二节 自我意识与身份认同
第三节 情感表现的审美张力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维米尔的视觉策略
第一节 专注:剧场性与反剧场性
第二节 物件:隐喻与象征
第三节 动机:“丘比特”图式与再现方式
第四节 维米尔的视觉策略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统与欲望:从大卫到德拉克罗瓦
第一节 艺术整体观和“太公法则”
第二节 连续与断裂:两种艺术史发展观
第三节本章 小结
下篇:现代主义艺术的视觉实验
第六章 毕加索的“吉他”主题与变奏创作
第一节 何谓变奏
第二节 变奏创作Ⅰ:蓝色时期(1901—1904)
第三节 变奏创作Ⅱ:分析立体主义(1909—1912)
第四节 变奏创作Ⅲ:综合立体主义(1912—1915)
第五节 变奏创作Ⅳ:古典主义时期(1917—1923)
第六节 变奏创作V:超现实主义时期(1924—1932)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视觉音乐及其视觉性表征
第一节 康定斯基与视觉音乐
第二节 视觉传媒技术与观看模式
第三节 视觉音乐的视觉性表征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赵无极的抽象抒情与中国艺术精神
第一节 抽象符号的线性抒情
第二节 空间意境的结构营造
第三节 光影时空的诗性叙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杜尚的“管道雕塑”
第一节 杜尚与《泉》
第二节 再论“何谓艺术”
第三节 艺术观念与观念艺术
第四节 媒介的跨界与融合
第五节 重塑审美文化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凯奇的音乐视觉实验
第一节 作为声音媒介的乐音序列
第二节 制造无声音乐的可能性事件
第三节 呈现生命样态的时空观念
第四节 本章小结
附录
1.用优雅之光照亮艺术——帕米贾尼诺与德累斯顿国家艺术博物馆历代大师美术馆里的样式主义绘画
2.女性经历过文艺复兴吗
3.丢勒的植物水彩画的视觉表征
4.德累斯顿的“新”维米尔——访德累斯顿国家艺术博物馆历代大师美术馆总监科雅博士
5.西方后现代主义观照下的当代视觉艺术文化研究——访加拿大康科迪亚大学段炼教授
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