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周友良
页数:193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2185107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综述分析,依据竞合理论、府际关系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了府际竞合的概念和特征;其次,依据昝廷全教授提出的资源位理论和参考大量的学者研究成果,创新性地选择?O計了府际竞合的四个测量指标,利用熵值法-云模型的权重分析方法,对四个测量指标合成为府际竞合指标;再次,为研究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路径,本书依据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选择了以地级市为研究单元,以2009~2020年为研究时段,以中心城市对非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对中心城市的区域协调水平代表整体区域协调水平,对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层次性、复杂性、开放性、整体性、动态性等特征,区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众多,影响路径复杂交错,体现为多通道多方位多链条。然后,为分析府际竞合对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水平,本书构建面板数据模型,通过普通计量分析和空间计量分析,运用普通回归分析、差分GMM和系统GMM估计方法检验了各指标的影响效应。最后,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书从理论机制和现实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现实探讨。在机制设计上构建了粤港澳大湾区府际竞合四大机制:一是建立良好的制度保障机制,保障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二是进一步发挥市场活力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三是正确对待利益协调机制,客观认清市场决定性作用;四是精细化对口帮扶机制,更好发挥政府积极作用。在现实实践上提出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四大对策:一是增加科技投入主体,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二是加强人力资本投入,发挥政府引领作用;三是完善制度建设和投入,发挥政府主体作用;四是关注投入综合效应,发挥政府统筹作用。通过四大机制和四大政策,构建出“市场真正主导、政府统筹调控”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型,促使粤港澳大湾区走向“积极合作,良性竞争”的发展态势,提升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的正向互补效应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调发展。
作者简介
周友良,湖南衡阳人,管理学博士,广东工业大学在读博士后,现为肇庆经济社会与历史文化研究院专职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管理决策。先后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经济纵横》《统计与决策》《西南金融》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与省、市、院级课题研究16余项,其中主持课题7项。并出版教材2部。曾指导学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模拟创业技能竞赛广东省和全国一等奖,并获得“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周丽,湖南衡阳人,工商管理博士,应用经济学教授,现为肇庆学院科技处、社科处、校地合作处副处长,肇庆市决策咨询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创新创业管理。先后在《中国流通经济》《华东经济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英文版)》《开发研究》和《改革与战略》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20余部。曾获得广东省社科联成立50周年优秀决策咨询成果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广东省优秀社科普及工作者、省教育厅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肇庆市优秀教师、肇庆市优秀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肇庆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肇庆学院优秀教学成就奖等多项奖项。
目录
第一节 城市群理论
第二节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第二章 府际竞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一节 竞合理论
第二节 府际关系理论
第三节 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章 区域协调发展现实性分析
第一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第二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经济效应分析
第四章 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分析
第一节 机制设计理论
第二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机制分析
第三节 大湾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设计思路
第四节 大湾区区域协调机制建设实现路径
第五章 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调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第一节 大湾区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特征
第二节 大湾区区域协调发展的大趋势
第六章 府际竞合对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大湾区内部经济联系量化研究
第二节 大湾区产业集聚量化研究
第三节 大湾区市场一体化量化研究
第四节 府际竞合对大湾区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影响分析
第五节 提升大湾区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