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思铎 著
页数:153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11229228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建筑的近代化进程,从本质上说是从传统的木结构建筑体系转变为以近代建筑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建筑技术体系的过程。因此,对近代建筑技术的研究是抓住建筑近代化的根本,只有充分认识建筑近代化进程中建筑技术的发生、发展的状况,才能看清建筑现代化的走向和途径。近代,沈阳作为东三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历史背景,使其近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更具有特殊性和典型性。首先,作为清王朝的“龙兴之地”,传统建筑技术底蕴深厚;其次,作为严寒地区的典型代表,地方做法特色鲜明;再者,受奉系军阀、日、俄、欧美等多方位外来影响为其提供了多元渠道与发展的契机;最后,沈阳是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典型城市,历经自主近代化、半殖民、殖民地等多个社会形态,具有代表性。从技术角度,近代建筑技术的转型虽然包含了中国原有的传统建筑技术的自我演变、发展、更新,但其根源与本质则体现为西方现代建筑技术的传入、融合、提升以及传统建筑技术遇到外力介入后积极应对的过程。所以本书以沈阳的近代建筑技术为研究对象,应用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以建筑技术的传播过程为结构主线,通过对沈阳近代建筑技术的传播背景的内外因分析,找寻现代建筑技术传入沈阳的动力与契机,分析传统建筑技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问题;通过对技术传播的途径与方式的研究,发掘在传播过程中“人”起到至关重要的传播媒介的作用,通过对媒介者的背景、受教育情况以及设计立场的分析,总结出建筑技术在传播过程中传播方式及渠道以及传播特点。
作者简介
刘思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工学博士,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青年人才库,辽宁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评审专家。发表学术论文23篇,参编图书10册,主持或参加国家以及省部级科研课题18项,主要研究方向为近现代东北城市建设史、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等。
目录
第1章 内外不同背景下的传播动力与发展过程
第2章 以“建筑师”为媒介的传播途径与方式
第3章 新结构与新构造的引入与适应性技术
第4章 新建筑材料及相关施工工艺的引入与自主生产
第5章 近代建筑设备的引入与应用技术
第6章 沈阳近代建筑技术传播与发展的特点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