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规模化奶牛场关键生产性能现状(2023版)

封面

作者:董晓霞,马志愤,路永强,郭江鹏

页数:188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1166429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支持。牧场经营者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必须要学会拥抱互联科技和大数据技术,积极培育用“互联网”思维武装的人才队伍,培养具备现代信息理念、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素质养牛人,践行用数据说话、让数字产生经济效益的牧场管理新模式。本书从牧场生产实践维度入手,以一牧云当前服务的分布在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34家奶牛场954 679头奶牛的实际生产数据为基础,对成母牛关键繁育性能、关键健康生产性能、产奶关键生产性能,后备牛关键繁育性能、犊牛关键生产性能等40多个生产性能关键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用6个专题抛砖引玉,力求以最真实的数据为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简介

董晓霞,女,1980年2月生,研究员,管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2002至2007年南京农业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联合培养硕博连读,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6月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参加工作,现任农业传播与期刊出版事业部主任、农业传播与期刊平台管理办公室主任、《中国乳业》杂志社社长。长期从事奶业经济、农产品价格等领域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奶牛创新团队、农业部软课题、农业农村部专项等课题30余项,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部基础条件平台项目、发改委重点软科学项目、农业部专项、948项目、FAO国际合作项目等20余项,先后指导博士、硕士7名。在《管理世界》、《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农业工程学报》、《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British Food Journal》、《Emirate Journal of Food and Agriculture》、《World Development》等中英文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参编著作10余部,获得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获得发明(实用)新型专利7项。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数据来源与牛群概况

第一节 群体规模概况

第二节 成母牛怀孕牛比例

第三节 泌乳牛平均泌乳天数

第四节 平均泌乳天数(成母牛)

第三章 成母牛关键繁育性能现状

第一节 21天怀孕率

第二节 21天配种率

第三节 成母牛受胎率

第四节 成母牛不同配次受胎率

第五节 成母牛不同胎次受胎率

第六节 150天未孕比例

第七节 平均首配泌乳天数

第八节 平均空怀天数

第九节 平均产犊间隔

第十节 孕检怀孕率

第四章 健康关键生产性能现状

第一节 成母牛死淘率

第二节 产后30天与60天死淘率

第三节 年度乳房炎发病率

第四节 产后繁殖、代谢病发病率

第五节 平均干奶天数及围产天数

第六节 流产率

第五章 后备牛关键繁育性能现状

第一节 后备牛21天怀孕率

第二节 青年牛配种率

第三节 青年牛受胎率

第四节 平均首配日龄

第五节 平均受孕日龄

第六节 17月龄未孕占比

第六章 后备牛关键生产性能现状

第一节 60日龄死淘率

第二节 60-179日龄死淘率

第三节 育成牛死淘率

第四节 青年牛死淘率

第五节 死胎率

第六节 肺炎发病率

第七节 腹泻发病率

第八节 出生重与日增重

第七章 产奶关键生产性能现状

第一节 平均单产

第二节 高峰泌乳天数

第三节 高峰产量

第四节 305天成年当量

第八章 关键饲喂指标现状

第一节 拌料误差率

第二节 投料误差率

第三节 成母牛干物质采食量

第四节 泌乳牛干物质采食量

第五节 干奶牛干物质采食量

第九章 牧场相关生产性能专论

专题一:中小型规模奶牛场间主要繁育指标差异分析

专题二:基于生产记录中成母牛乳房炎发病记录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专题三:牛群增长率和繁殖、死淘指标间的关系

专题四:系谱追溯情况简要分析

专题五:受胎率影响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 谢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规模化奶牛场关键生产性能现状(2023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534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