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龙圣
页数:600
出版社:山东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6077716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作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自选集丛书之一,收录了近年来作者在各种报刊上发表的26篇学术论文。为突出本书特色以及方便读者阅览,笔者按照研究主旨将收录的论文分作地域崇祀研究、民间叙事研究、礼俗互动研究、西南族群研究、运河社会研究、卫所军户研究六个专题,每一专题包含数篇论文。从研究时段来看,本书绝大部分论文讨论的时段集中于明清时期,仅有个别论文在时间上往前或往后有所延伸;另一方面,就研究旨趣而言,除少数论文外,本书绝大部分论文都是关于社会史方面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龙圣,男,历史学博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明清社会史、民俗学研究,在《中国史研究》《文献》《史学集刊》《历史档案》《历史人类学学刊》《社会》《宗教学研究》《民俗研究》《民族文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著有《新加坡茶商公会史略》《韩家村》二书。
目录
地域崇祀研究
变迁与认同:区域社会史视野下的湘西白帝天王信仰
清代白帝天王信仰分布地域考释——兼论白帝天王信仰与土家族的关系
晚清民国湘西屯政与白帝天王信仰演变
屯堡家神祭祀的起源与变迁——四川冕宁的案例
清代冕宁的村庙组织、村治实践与村落内生秩序
四川省冕宁县汉族“七月半”调查
民间叙事研究
病患:变婆故事的社会隐喻
论明代杨家将小说对族群认同的影响——以湖南杨氏家族为例
清代湘西社会变迁与白帝天王信仰故事演变——以杨氏家族为例
地方历史脉络中的屯堡叙事及其演变——以四川冕宁菩萨渡为例
礼俗互动研究
孔子听歌处何在——沧浪渊与沧浪之水关系考辨
朔望烧香祭祖礼仪考源
多元祭祀与礼俗互动:明清杨家埠家堂画特点探析
“礼俗互动:历史学与民俗学的对话”学术研讨会述评
西南族群研究
《倮倮安氏纪功碑》刻立时间考释
清代四川世袭土目考论
清代彝族名称考
明代湘西社会变迁与边墙角色转换
清代湘西蛊婆的记载及其作用
运河社会研究
明清时期京鲁运河的盗贼及其防治
嘉兴网船会的形成与演变
清代大运河沿线的粮船短纤
卫所军户研究
明初“月鲁帖木儿之乱”原因探析
明清四川军户的发展与宗族建构——以冕宁胡家堡胡氏为个案
明清“水田彝”的国家化进程及其族群性的生成——以四川冕宁白鹿营彝族为例
明代五开卫“华款”初探——兼论明代汉侗民族关系与文化交流
变迁与认同:区域社会史视野下的湘西白帝天王信仰
清代白帝天王信仰分布地域考释——兼论白帝天王信仰与土家族的关系
晚清民国湘西屯政与白帝天王信仰演变
屯堡家神祭祀的起源与变迁——四川冕宁的案例
清代冕宁的村庙组织、村治实践与村落内生秩序
四川省冕宁县汉族“七月半”调查
民间叙事研究
病患:变婆故事的社会隐喻
论明代杨家将小说对族群认同的影响——以湖南杨氏家族为例
清代湘西社会变迁与白帝天王信仰故事演变——以杨氏家族为例
地方历史脉络中的屯堡叙事及其演变——以四川冕宁菩萨渡为例
礼俗互动研究
孔子听歌处何在——沧浪渊与沧浪之水关系考辨
朔望烧香祭祖礼仪考源
多元祭祀与礼俗互动:明清杨家埠家堂画特点探析
“礼俗互动:历史学与民俗学的对话”学术研讨会述评
西南族群研究
《倮倮安氏纪功碑》刻立时间考释
清代四川世袭土目考论
清代彝族名称考
明代湘西社会变迁与边墙角色转换
清代湘西蛊婆的记载及其作用
运河社会研究
明清时期京鲁运河的盗贼及其防治
嘉兴网船会的形成与演变
清代大运河沿线的粮船短纤
卫所军户研究
明初“月鲁帖木儿之乱”原因探析
明清四川军户的发展与宗族建构——以冕宁胡家堡胡氏为个案
明清“水田彝”的国家化进程及其族群性的生成——以四川冕宁白鹿营彝族为例
明代五开卫“华款”初探——兼论明代汉侗民族关系与文化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