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单世联
页数:448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03077006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基于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评估,根据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党的文化政策,对文化产业,特别是中国文化产业社会效益的系统研究。是对党的文化方针与国家文化政策的一次理论阐释,是对我国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一次学术介入,也是对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一次拓展。本书用理论、历史与实践相统一为基本方法。即从现实问题出发,提炼、总结中外文化思想,形成新的解释系统,对相关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逻辑延伸。形成了价值、效益、社会效益的理论逻辑,提炼了中外古今的相关论述,具有理论总结的意义。本书提供了评价文化产业社会效益的标准,提出了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四个进路:生产者—企业—政府管理—社会选择。
作者简介
单世联,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蒙纳士大学“全球文化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文化管理研究》主编。长期从事人文学术研究,发表论文、评论400余篇,出版著译30余种。文化理论-思想论域的主要著述有《中国现代性与德意志文化》(三卷)、《黑暗时刻:希特勒、大屠杀与纳粹文化》(二卷)、《文化大转型:批判与解释——西方文化产业理论研究》(三卷)、《论文化观念与文化生产》、《(红楼梦)的文化分析》、《启蒙及其不满——西方现代文化理论读本》、《文以教化——文化产业社会效益研究》等。
本书特色
该书是对中国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一次学术介入,是对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的一次拓展。
目录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文化产业与中国文化产业:概念与问题 1 第一节 文化产业、艺术及创意 1 第二节 中国文化产业的成长 6 第三节 好消息与坏现象 16 第四节 着眼于改革的反思 25 第二章 作为社会效益之可能条件的文化价值 28 第一节 文化价值的自律性 28 第二节 真善美的统一与分化 40 第三节 文化的“去中心化”与价值稀释 52 第三章 在诸效益的纠结中理出头绪 61 第一节 老话题:“无用”还是“有用”? 61 第二节 诸矛盾:效益之间与效益之内 74 第三节 新格局:效益之争激活文化多样 85 第四章 古中国的信念 92 第一节 教化为本 93 第二节 伦理优先 107 第三节 “文德”至大 115 第四节 “实用”观点与“无用”论述 125 第五章 西方人的观点 132 第一节 古典分歧:文艺能否教出好人? 132 第二节 启蒙之争:文艺能否移风易俗? 142 第三节 现代对立:文化如何影响社会? 151 第六章 归拢社会效益的维度 171 第一节 生产另一种知识 171 第二节 培育与扩展道德 177 第三节 美化生命与世界 182 第四节 凝聚群体与社会 187 第七章 辩证两种效益的“关系” 194 第一节 从市场-伦理的关系说起 195 第二节 “统一性”是理想 205 第三节 “矛盾性”是现实 209 第四节 “优先性”是选择 213 第八章 文化产业,是“文化”的产业 218 第一节 文化商品并非“价值中立” 218 第二节 文化消费不是娱乐消费 226 第三节 文化科技是手段与载体 238 第九章 文化经济化,经济又如何? 250 第一节 经济从来都不是孤立的 250 第二节 所有产业都是文化产业? 261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人文转向 268 第十章 实现社会效益的基本条件 281 第一节 扩大“可及性” 281 第二节 重建“规范性” 290 第三节 缓和“对立性” 300 第十一章 文化从业者的精神素养 310 第一节 从人品到文品 311 第二节 文化情怀种种 318 第三节 守规矩与修德性 331 第十二章 文化企业的社会担当 342 第一节 应尽的文化责任 342 第二节 应有的专业自觉 349 第三节 国有企业的愿景 364 第十三章 文化管理的“文化性” 372 第一节 意识形态与文化规律 372 第二节 政府管理与市场竞争 380 第三节 文化法治与现代治理 391 第十四章 实现社会效益的关键在“社会” 399 第一节 社会赖文化而凝聚 399 第二节 社会过滤四程序 408 第三节 以人民为中心 417 第十五章 总结 428 主要参考文献 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