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大流行:挑战与应对

封面

作者:《大流行:挑战与应对》编写组

页数:178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2350133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为了深入分析大流行的威胁和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科学阐释大流行传染病特征和重要影响因素,系统总结大流行防范和应对的策略与经验,为防范和应对未来可能再次出现的传染病大流行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由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梁万年教授牵头,组织十多位来自中国科研院所、高校和社会组织的专家,基于对全球相关领域近期新科研成果的综述分析,结合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形成图书《大流行:挑战与应对》(中文版)。

作者简介

《大流行:挑战与应对》编写组由来自科研院所、高校和社会组织的十多位公共卫生领域的 专家组成。具体情况如下。

梁万年,教授,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专业方向为公共卫生管理、卫生应急、全科医学。

曹务春,研究员,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所长,专业方向为传染病流行病学与控制,空间信息技术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黄存瑞,教授,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与健康,环境流行病学,公共卫生政策, 健康治理。

贾娜,研究员,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李明锟,研究员, 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领域为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

刘民,教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艾滋病预防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传染病流行病学、生殖健康、健康大数据研究及应用。

刘军,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助理、 流感中心副主,主要研究方向为病毒性疾病的细胞免疫研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刘珏,研究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染病流行病学、重大传染病防控与管理、妇幼健康、健康大数据研究及应用。

刘霞,研究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副秘书长,研究方向为公共卫生管理。

宋述慧,副研究员, 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变异及RNA转录调控。

唐昆,副教授,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世界卫生组织 青少年健康指标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 研究路线图社会科学组成员;研究领域为 卫生与治理、妇幼卫生、性与生殖健康、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

童贻刚,教授,北京化工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生物安全、微生物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高通量测序、 耐药细菌、噬菌体学。

王奇慧,研究员, 微生物研究所,主要研究病原感染与宿主免疫。

吴志强,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新发突发病毒性传染病的预警溯源、利用宏基因组学研究方法针对人群和动物宿主携带病毒的病毒组学研究。

许磊,副教授,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重大传染病的数理统计模型、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等。

杨运桂,研究员, 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为RNA表观遗传学特征、调控和功能。

目录

第一章 大流行威胁 /001
一、鼠疫 /002
二、霍乱 /004
三、天花 /006
四、流感 /008
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014
六、其他可能导致大流行的传染病 /015
参考文献 /017

第二章 大流行的实现途径 /023
一、大流行的特征及判定标准 /023
二、大流行传染病的特点 /024
三、传染病大流行的影响因素 /028
参考文献 /037

第三章 大流行的挑战 /043
一、全球尚未形成统一的利益联盟 /044
二、监测系统不能满足大流行早期预警和应对需要 /045

大流行:挑战与应对

三、大流行早期紧迫性认识不足且缺乏特异性措施 /046
四、医疗机构不堪重负且缺乏有效的药物 /047
五、疫苗分配不公和疫苗犹豫问题并存 /049
六、公众教育效率不高且存在社会污名和歧视现象 /051
七、其他疾病防控服务供给不足 /053
参考文献 /054

第四章 病原体跨种传播 /057
一、病原体跨种传播风险 /057
二、病原体跨种传播的挑战 /060
三、新冠病毒的宿主研究 /061
四、病原体跨种传播的风险评估 /066
参考文献 /067

第五章 基于基因测序的病原体监测与预警 /073
一、病原体变异监测方法 /073
二、病原体基因组监测网络及数据共享系统 /077
三、病原体变异的生物信息学预测预警 /081
参考文献 /084

第六章 气候变化对大流行的威胁 /087
一、气候变化与大流行 /088
二、气候因素对 COVID-19 疫情的影响 /092
三、气候变化下传染病风险的应对策略 /096
参考文献 /099

目录

第七章 全球化与大流行 / 105
一、全球化对大流行的影响 / 106
二、大流行对全球化的影响 / 110
三、处理全球化与大流行的中国方案 / 117
参考文献 / 118

第八章 大流行准备与防范 / 123
一、动物来源的大流行风险病原体的监测和防范 / 124
二、政策与协调机制 / 127
三、基础能力建设 / 129
四、科学研究 / 132
五、人才培养和储备 / 134
参考文献 / 136

第九章 大流行的应对与评估 / 141
一、PHEIC 应对与评估 / 142
二、大流行应对能力评估 / 149
参考文献 / 151

第十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 / 155
一、新冠肺炎疫情 / 155
二、新冠病毒的流行特点 / 156
三、新冠病毒病原体的鉴定 / 157
四、新冠病毒的溯源 / 159
五、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措施及效果 / 161
六、反思与展望 / 163
参考文献 / 165

大流行:挑战与应对

第十一章 中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及对世界的贡献 / 169
一、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4 个阶段 / 169
二、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经验 / 172
三、中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的贡献 / 176
参考文献 / 178

致 谢 / 179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大流行:挑战与应对》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524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