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潘文国
页数:428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7604063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六经”是中国文化之源,“四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纲,从“六经”到“经史子集”,是一个“以文化之”的过程,是一条中国文化形成、发展的主线。秉持“三原”主张(回到原构、厘清源流、精读原典),《经典通诠——经史子集的文化释读》以时序、类别为经纬,以思想、文化为内核,以贯通、诠解为导向,为读者徐徐展开了一幅传统四书的别样画卷。书后附有“古籍书目五百种”,一则作为全书的引文出处和参考书目,二则是基于本书提出的一份国学的“大力度优惠书目”。
作者简介
潘文国,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应用语言研究所所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理事、上海语文学会副会长、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华东师大对外汉语学科创始人和学科带头人。他的研究以“博通古今”“兼赅中外”为特色,在学界独树一帜。已出版专著10部、译著5部、编著10余部,发表论文170余篇。
本书特色
“六经”是中国文化之源,“四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纲,从“六经”到“经史子集”,是一个“以文化之”的过程,是一条中国文化形成、发展的主线。秉持“三原”主张(回到原构、厘清源流、精读原典),本书以时序、类别为经纬,以思想、文化为内核,以贯通、诠解为导向,为读者徐徐展开了一幅传统四部书的别样画卷。书后附有“古籍书目五百种”,一则作为全书的引文出处和参考书目,二则是基于本书提出的一份国学的“最低书目”。
目录
序虞万里
引论:四部概说
第一章 “经部”概说
第一节 《周易》
第二节 《尚书》
第三节 《诗经》
第四节 “三礼”与乐
第五节 《春秋》三传
第六节 《孝经》与“四书”
第二章 “小学”概说
第一节 《尔雅》
第二节 《方言》
第三节 《说文》
第四节 《释名》
第五节 《切韵》
第六节 注疏类著作
第三章 “史部”概说
第一节 《史记》与正史
第二节 别史
第三节 史体
第四节 史评、史论、史考
第四章 “书志”概说
第一节 政书
第二节 职官、选举、学校
第三节 地理
第四节 目录
第五章 “子部”概说
第一节 诸子
第二节 儒家
第三节 道家
第四节 墨家
第五节 《管子》
第六节 法家
第六章 “术艺”概说
第一节 兵家
第二节 医家
第三节 佛教
第四节 道教
第五节 书法
第六节 绘画
第七节 琴棋
第七章 “集部”概说
第一节 《楚辞》
第二节 别集
第三节 总集
第八章 “文评”概说
第一节 文之综
第二节 文之体
第三节 文之品
第四节 文之式
第五节 文之事
第六节 文之话
第七节 文之评
附:古籍书目五百种
引论:四部概说
第一章 “经部”概说
第一节 《周易》
第二节 《尚书》
第三节 《诗经》
第四节 “三礼”与乐
第五节 《春秋》三传
第六节 《孝经》与“四书”
第二章 “小学”概说
第一节 《尔雅》
第二节 《方言》
第三节 《说文》
第四节 《释名》
第五节 《切韵》
第六节 注疏类著作
第三章 “史部”概说
第一节 《史记》与正史
第二节 别史
第三节 史体
第四节 史评、史论、史考
第四章 “书志”概说
第一节 政书
第二节 职官、选举、学校
第三节 地理
第四节 目录
第五章 “子部”概说
第一节 诸子
第二节 儒家
第三节 道家
第四节 墨家
第五节 《管子》
第六节 法家
第六章 “术艺”概说
第一节 兵家
第二节 医家
第三节 佛教
第四节 道教
第五节 书法
第六节 绘画
第七节 琴棋
第七章 “集部”概说
第一节 《楚辞》
第二节 别集
第三节 总集
第八章 “文评”概说
第一节 文之综
第二节 文之体
第三节 文之品
第四节 文之式
第五节 文之事
第六节 文之话
第七节 文之评
附:古籍书目五百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