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大泯[等]著
页数:295页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2272580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在剖析贵州苗画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贵州苗画的创作技巧、美学价值和艺术特点,分析了目前贵州苗画在保护与传承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能够推动贵州苗画的传承和发展。
作者简介
刘大泯,男,汉族,1966年出生,现任民进贵州省委副主委,贵州师范学院图书馆馆长,编审、三级教授。同时兼任贵州文化与教育合作研究院院长,贵州民族教育研究院学术顾问,研究员,省政协民进届别召集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评审专家。相继荣获贵州省第二批宣传文化系“四个一批”人才(省甲秀文化人才),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奖,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学术著作,第十二次贵州省政府社科奖,第四届贵州省教育科学成果奖和贵州省首批社科学术先锋称号等。贵州省政协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委员,近年来撰写的撰写的十多份调研报告多次得到中共贵州省委和省人民政府的有关主要领导的圈批。
花小班,布依族,贵州长顺县人,2002年毕业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18年移居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联夜郎集团董事长、民进贵州省委文化出版委会员副主任(2010加入民进会员),中国傩戏学研究会秘书长助理。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贵州苗画——少数民族绘画奇葩
第二节 贵州苗画在中国民族绘画中的地位
第三节 贵州苗画对中国传统美学的贡献
第一章 贵州苗画溯源
第一节 贵州苗族历史文化概览
第二节 贵州苗画的代表性创作区域
第二章 贵州苗画学的学科建设
第一节 学科建设实践探索
第二节 学科体系的科学构建
第三章 贵州苗画的创作技法
第一节 贵州苗画的创作思维
第二节 贵州苗画的艺术技巧
第四章 贵州苗画的美学价值
节 民族美学视角
第二节 现代艺术视角
第三节 艺术欣赏者视角
第五章 贵州苗画的艺术特点
节 贵州苗画的地方性
第二节 贵州苗画的群体性
第三节 贵州苗画的文化传承性
第六章 贵州苗画的保护与传承
节 贵州苗画在保护及传承中的问题
第二节 贵州苗画传承与发展的举措
第三节 贵州苗画文化资源的保障体系
第七章 贵州苗画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景
节 利用传媒优势提升贵州苗画影响力
第二节 贵州苗画的市场拓展
第三节 培养贵州苗画产业的复合人才
第四节 延长产业链 打造贵州苗画文创产业
第八章 贵州苗画代表画师及其作品欣赏
兰廷英
陈其林
徐承贵、徐承波兄弟
邰昌丽
廖如君
王明桃
兰开翠
兰有江
颜群花和兰菊母女
赵元桥
兰 群
董 成
唐文敏
杨明英和杨明芬姊妹
陈艳团队
吴正奎团队
欧德花
熊师堤
兰开军
第一节 贵州苗画——少数民族绘画奇葩
第二节 贵州苗画在中国民族绘画中的地位
第三节 贵州苗画对中国传统美学的贡献
第一章 贵州苗画溯源
第一节 贵州苗族历史文化概览
第二节 贵州苗画的代表性创作区域
第二章 贵州苗画学的学科建设
第一节 学科建设实践探索
第二节 学科体系的科学构建
第三章 贵州苗画的创作技法
第一节 贵州苗画的创作思维
第二节 贵州苗画的艺术技巧
第四章 贵州苗画的美学价值
节 民族美学视角
第二节 现代艺术视角
第三节 艺术欣赏者视角
第五章 贵州苗画的艺术特点
节 贵州苗画的地方性
第二节 贵州苗画的群体性
第三节 贵州苗画的文化传承性
第六章 贵州苗画的保护与传承
节 贵州苗画在保护及传承中的问题
第二节 贵州苗画传承与发展的举措
第三节 贵州苗画文化资源的保障体系
第七章 贵州苗画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景
节 利用传媒优势提升贵州苗画影响力
第二节 贵州苗画的市场拓展
第三节 培养贵州苗画产业的复合人才
第四节 延长产业链 打造贵州苗画文创产业
第八章 贵州苗画代表画师及其作品欣赏
兰廷英
陈其林
徐承贵、徐承波兄弟
邰昌丽
廖如君
王明桃
兰开翠
兰有江
颜群花和兰菊母女
赵元桥
兰 群
董 成
唐文敏
杨明英和杨明芬姊妹
陈艳团队
吴正奎团队
欧德花
熊师堤
兰开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