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泮思林
页数:332
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6592686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居于我国出生缺陷的首位,大多数儿童先心病可通过经导管介入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本书联合国内多家医疗中心的权威专家针对当代儿童先心病介入治疗现状编写而成,系统介绍了先心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筛查与诊断、介入治疗发展历程和解剖学基础,重点阐释了经导管介入治疗疾病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要点、并发症防治和术后随访等内容;较为全面地涵盖了当前儿童先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的要点和难点,适用于儿科(心血管内科、心外科和体外循环科等)、超声科以及其他与儿童先心病诊疗和管理相关学科的专业人员,具有较强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主编简介
泮思林,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院长,美国心脏病学会会员(FACC)、欧洲心脏病学会会员(FESC)、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委员兼新生儿心脏病协作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心血管委员会委员兼胎儿心脏病协作组组长、山东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带领团队完成国内首例单中心胎儿右心发育不良介入手术,创造了国内最小 26 孕周的胎儿心脏手术纪录,累计手术量持续居国内首位。多次应邀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指导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在国内协助多家卫健委委属医院开展胎儿心脏介入手术,主持制定我国胎儿心脏介入手术专家指导意见,此意见成为我国该技术的操作规范。主编《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填补了我国本领域空白,被公认为中国胎儿心脏介入手术领军人才。近 5 年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发表 SCI 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 110 余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项、青岛市科技局重大课题 3 项。拥有国家专利 7 项。荣获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 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1 项,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1 项。主编简介
泮思林,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院长,美国心脏病学会会员(FACC)、欧洲心脏病学会会员(FESC)、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委员兼新生儿心脏病协作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心血管委员会委员兼胎儿心脏病协作组组长、山东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带领团队完成国内首例单中心胎儿右心发育不良介入手术,创造了国内最小 26 孕周的胎儿心脏手术纪录,累计手术量持续居国内首位。多次应邀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指导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在国内协助多家卫健委委属医院开展胎儿心脏介入手术,主持制定我国胎儿心脏介入手术专家指导意见,此意见成为我国该技术的操作规范。主编《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填补了我国本领域空白,被公认为中国胎儿心脏介入手术领军人才。近 5 年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发表 SCI 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 110 余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项、青岛市科技局重大课题 3 项。拥有国家专利 7 项。荣获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 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1 项,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1 项。
高伟,男,1987 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系。教授、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副主任。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儿童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先天性心脏病工作委员会委员,亚太心脏联盟结构性心脏病分会常委。
主编了《先天性心脏病及瓣膜病的介入治疗》和《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诊疗病例分析》,并参与了多部心血管疾病专著的编写工作。牵头肺动脉瓣狭窄国产扩张球囊的研发和推广。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和中国高校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近 5 年以第一 / 共同第一作者发表 SCI 论文 4 篇,以通讯作者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 11 篇,5 篇中华系列论著。
目录
第一节 先天性心脏病的流行病学
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及诊断
第三节 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及转归
第四节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发展历程
第五节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现状和前景
第二章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解剖基础
第一节 心脏与大血管的位置毗邻关系
第二节 心脏四个心腔的解剖
第三节 心脏的瓣膜结构与位置
第四节 心脏的间隔与传导系统
第五节 冠状动脉解剖
第六节 心脏解剖三节段分析法的应用
第七节 心脏的体表投影位置
第三章 心导管室和心导管术
第四章 心血管造影术
第五章 经皮血管穿刺技术
第一节 经皮股静脉穿刺术
第二节 经皮股动脉穿刺术
第三节 经皮颈内静脉穿刺术
第四节 经皮锁骨下静脉穿刺术
第五节 经皮桡动脉穿刺术
第六节 穿刺并发症与处理
第六章 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
第一节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概述
第二节 房间隔缺损解剖与病理生理
第三节 房间隔缺损超声心动图表现
第四节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第五节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操作流程
第六节 筛孔样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
第七节 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监测和评估
第八节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并发症与处理
第九节 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术后处理及随访
第七章 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
第一节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概述
第二节 室间隔缺损解剖与病理生理
第三节 室间隔缺损超声心动图表现
第四节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第五节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操作流程
第六节 特殊情况下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
第七节 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监测和评估
第八节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并发症与处理
第九节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术后处理及随访
第八章 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
第一节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概述
第二节 动脉导管未闭解剖与病理生理
第三节 动脉导管未闭超声心动图表现
第四节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第五节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操作流程
第六节 特殊情况下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
第七节 超声心动图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中的监测和评估
第八节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并发症与处理
第九章 肺动脉瓣狭窄的介入治疗
第一节 肺动脉瓣狭窄介入治疗概述
第二节 肺动脉瓣狭窄解剖与病理生理
第三节 肺动脉瓣狭窄超声心动图表现
第四节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第五节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操作流程
第六节 新生儿危重型肺动脉瓣狭窄介入治疗
第七节 超声心动图在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中的监测和评估
第八节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并发症与处理
第九节 肺动脉瓣狭窄介入治疗术后处理及随访
第十章 主动脉瓣狭窄
第一节 主动脉瓣狭窄的介入治疗概述
第二节 主动脉瓣狭窄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第三节 主动脉瓣狭窄超声心动图表现
第四节 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第五节 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操作流程
第六节 特殊情况下主动脉瓣狭窄介入治疗
第七节 超声心动图在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中的监测和评估
第八节 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并发症与处理
第九节 主动脉瓣狭窄介入治疗术后处理及随访
第十一章 主动脉缩窄的介入治疗
第一节 主动脉缩窄介入治疗概述
第二节 主动脉缩窄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第三节 主动脉缩窄超声心动图表现
第四节 经皮球囊主动脉缩窄成形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第五节 经皮球囊主动脉缩窄成形术操作流程
第六节 主动脉缩窄支架植入治疗
第七节 超声心动图在经皮球囊主动脉缩窄成形术中的监测和评估
第八节 经皮球囊主动脉缩窄成形术并发症与处理
第九节 经皮球囊主动脉缩窄成形术术后处理及随访
第十二章 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
第一节 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介入治疗概述
第二节 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第三节 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治疗方案
第十三章 动脉导管支架植入术
第一节 动脉导管支架植入术概述
第二节 动脉导管支架植入术的解剖基础
第三节 动脉导管支架的选择
第四节 动脉导管支架植人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第五节 动脉导管支架植入术操作流程
第六节 超声心动图在动脉导管支架植人术中的监测和评估
第七节 动脉导管支架植入术并发症与处理
第十四章 球囊房隔造口术
第十五章 冠状动脉瘘的介入治疗
第一节 冠状动脉瘘介入治疗概述
第二节 冠状动脉瘘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第三节 冠状动脉瘘超声心动图表现
第四节 冠状动脉瘘封堵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第五节 冠状动脉瘘封堵术操作流程
第六节 超声心动图在冠状动脉瘘封堵术中的监测和评估
第七节 冠状动脉瘘封堵术并发症与处理
第八节 冠状动脉瘘介入治疗术后处理及随访
第十六章 肺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
第一节 肺动静脉瘘介入治疗概述
第二节 肺动静脉瘘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第三节 肺动静脉瘘超声心动图表现
第四节 肺动静脉瘘封堵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第五节 肺动静脉瘘封堵术操作流程
第六节 超声心动图在肺动静脉瘘封堵术中的监测和评估
第七节 肺动静脉瘘封堵术并发症与处理
第八节 肺动静脉瘘介入治疗术后处理及随访
第十七章 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介入治疗
第一节 主动脉窦瘤破裂介入治疗概述
第二节 主动脉窦瘤破裂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第三节 主动脉窦瘤破裂超声心动图表现
第四节 主动脉窦瘤破裂封堵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第五节 主动脉窦瘤破裂封堵术操作流程
第六节 主动脉窦瘤破裂封堵术并发症与处理
第七节 主动脉窦瘤破裂介入治疗术后处理及随访
第十八章 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第一节 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概述
第二节 房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
第三节 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第四节 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
第五节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瓣狭窄的介入治疗
第六节 主动脉缩窄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
第十九章 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后残余漏的介入治疗
第一节 室间隔残余分流介入治疗
第二节 房间隔残余分流介入治疗
第三节 动脉导管残余分流介入治疗
第二十章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与外科手水的镶嵌治疗
第一节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与外科手术的镶嵌治疗概述
第二节 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的镶嵌治疗
第三节 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的镶嵌治疗
第四节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镶嵌治疗
第五节 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的镶嵌治疗
第六节 肌部型室间隔缺损的镶嵌治疗
第七节 法洛四联症的镶嵌治疗
第二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新进展
第一节 肺动脉瓣置换术
第二节 经皮肺动脉支架植入术
第三节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第四节 生物可降解封堵器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