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郭大俊
页数:474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01025306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文本为依据,在厘定理论和现实概念的基础上,系统地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探索理论与现实关系的基本理路,比较全面地阐释了其相互衔接又依次递进的“五个环节”和“三个阶段”的逻辑进路,即:从理想主义出发,探索理想同现实的关系,从自我意识出发,探讨哲学同世界的关系,立足于唯物主义,探究物质利益同理性原则的关系,从生产劳动出发,揭示物质生产和意识形态的关系,从社会实践出发,全面阐述理论与现实的关系,第一二个环节都是以理论为出发点,第三四个环节都是以“感性存在”为出发点,第五个环节是以实践为出发点,这三个不同“出发点”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探索理论与现实关系的“三个阶段”。
作者简介
郭大俊,曾用笔名郭俊、阳祺,男,1953年生,湖北南漳人,法学博士,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2项,在人民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个人专著和合著5部,其中《唯物史观的当代形态:邓小平社会历史观研究》(独著)获教育部第四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科学实践观与科学社会主义》(主笔)入选2013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库。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光明日报》等报刊和学术文集上发表论文90余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何为理论,何为现实
一、何为理论
(一)理论是通过抽象思维获得的超验的普遍认识
(二)理论是由一系列概念和原理构成的比较系统的认识
(三)马克思恩格斯在理论观上实现的变革
二、何为现实
(一)怎样看待现实
(二)现实是非观念的存在
(三)现实是事物的本质联系
(四)实践在促使事物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中的作用
第二章 理论与现实关系的最初探索
一、马克思对理论与现实关系的最初探索
(一)最初具有的启蒙主义理想
(二)遇到应有和现有的矛盾
(三)转向黑格尔的思维和存在相统一的方法
二、恩格斯对理论与现实关系的最初探索
(一)在各种观念冲突中,选择用理性原则批判现实的方法
(二)倾心黑格尔哲学,力图将哲学与政治结合起来
第三章 世界观转变前夕理论与现实关系的进一步探索
一、马克思世界观转变前夕对理论与现实关系的进一步探索
(一)以“创造世界、征服世界”的哲学作为博士论文的选题
(二)以原子论为契机,探讨自我意识与世界(现实)的关系
(三)提出“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
二、恩格斯世界观转变前夕对理论与现实关系的进一步探索
(一)梳理谢林讲演的现实背景和思想背景
(二)批判谢林的讲演内容,探讨理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
第四章 世界观转变过程中理论与现实关系的深入探索
一、马克思在研究市民社会和国家理性的关系中探索理论与现实的关系
(一)提倡理性自由与“苦恼的疑问”的产生
(二)对黑格尔国家观的颠覆
(三)辩证地看待理论与现实的关系
二、恩格斯在研究思想原则和物质利益冲突的关系中探索理论与现实的关系
(一)由哲学批判转向现实的政治斗争
(二)选择物质利益冲突决定思想原则的方法
(三)开始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现象
第五章 新世界观深入探讨时期理论与现实关系的新探索
一、用哲学碰撞国民经济学,为新世界观准备理论条件
(一)费尔巴哈的“感觉”论和黑格尔的“本质”论的扬弃与借鉴
(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揭示劳动异化背后之人的关系的异化
二、扬弃黑格尔劳动对象化理论,揭示物质生产劳动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
第六章 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深刻阐述理论与现实的关系
第七章 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探索理论与现实关系的若干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何为理论,何为现实
一、何为理论
(一)理论是通过抽象思维获得的超验的普遍认识
(二)理论是由一系列概念和原理构成的比较系统的认识
(三)马克思恩格斯在理论观上实现的变革
二、何为现实
(一)怎样看待现实
(二)现实是非观念的存在
(三)现实是事物的本质联系
(四)实践在促使事物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中的作用
第二章 理论与现实关系的最初探索
一、马克思对理论与现实关系的最初探索
(一)最初具有的启蒙主义理想
(二)遇到应有和现有的矛盾
(三)转向黑格尔的思维和存在相统一的方法
二、恩格斯对理论与现实关系的最初探索
(一)在各种观念冲突中,选择用理性原则批判现实的方法
(二)倾心黑格尔哲学,力图将哲学与政治结合起来
第三章 世界观转变前夕理论与现实关系的进一步探索
一、马克思世界观转变前夕对理论与现实关系的进一步探索
(一)以“创造世界、征服世界”的哲学作为博士论文的选题
(二)以原子论为契机,探讨自我意识与世界(现实)的关系
(三)提出“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
二、恩格斯世界观转变前夕对理论与现实关系的进一步探索
(一)梳理谢林讲演的现实背景和思想背景
(二)批判谢林的讲演内容,探讨理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
第四章 世界观转变过程中理论与现实关系的深入探索
一、马克思在研究市民社会和国家理性的关系中探索理论与现实的关系
(一)提倡理性自由与“苦恼的疑问”的产生
(二)对黑格尔国家观的颠覆
(三)辩证地看待理论与现实的关系
二、恩格斯在研究思想原则和物质利益冲突的关系中探索理论与现实的关系
(一)由哲学批判转向现实的政治斗争
(二)选择物质利益冲突决定思想原则的方法
(三)开始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现象
第五章 新世界观深入探讨时期理论与现实关系的新探索
一、用哲学碰撞国民经济学,为新世界观准备理论条件
(一)费尔巴哈的“感觉”论和黑格尔的“本质”论的扬弃与借鉴
(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揭示劳动异化背后之人的关系的异化
二、扬弃黑格尔劳动对象化理论,揭示物质生产劳动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
第六章 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深刻阐述理论与现实的关系
第七章 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探索理论与现实关系的若干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